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
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华丽的舞蹈表演,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舞者在舞台上的优雅与魅力。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生动的场景描写,将舞蹈的动态美与静态美融合在一起,让人仿佛置身于那个充满艺术氛围的场景之中。
首先,诗中以“舞衣乍着双罗飘”开篇,形象地描绘了舞者身着轻盈的舞衣,在舞台上翩翩起舞的瞬间。接着,“却步帘屏近且遥”,通过舞者的动作与舞台背景的对比,营造出一种既贴近又略显遥远的视觉效果,增加了画面的层次感。
随后,“呈躯欻举意盈饶,翔止低昂颜矜骄”两句,进一步刻画了舞者在舞蹈中的姿态与表情,无论是高扬还是低垂,都充满了自信与骄傲,展现出舞者独特的气质。
“疾徐生节鸣佩瑶,宛转长褕称身腰”则描述了舞者在舞蹈中的节奏变化与身体曲线的优美,佩瑶的声响与舞动的节奏相得益彰,长裙随着舞动而自然地贴合舞者的身形,展现出舞蹈的韵律与和谐之美。
“进从飞鸟翼回飙,退旋秋水袜轻漂”通过“飞鸟”与“秋水”的比喻,生动地描绘了舞者前进时如同飞翔的鸟儿,后退时如同轻盈的秋水,展现了舞蹈的动态美感与流畅性。
“明明如月向风摇,下上流华云所招”则将舞者的舞姿比作明亮的月亮在风中轻轻摇曳,同时吸引着云彩的聚集,形象地表现了舞蹈的吸引力与艺术感染力。
“云风忽止倚羞娇,半发朱唇兰气敲”描绘了舞者在舞蹈间隙的娇羞姿态,以及她轻轻启唇、兰花般香气的细节,增添了舞蹈的柔美与细腻。
“回眸挥手助笙箫,掠鬓将前众企翘”通过舞者回眸、挥手的动作与周围观众的期待,展现了舞蹈与观众之间的情感交流与互动。
“四座光临不敢嚣,随其所见目成挑”则描绘了观众在欣赏舞蹈时的专注与赞叹,以及他们目光中的欣赏与期待。
最后,“掌上当年疑汉妖,白纻歌章有晋谣”引用历史典故,表达了对舞蹈艺术的赞美与敬仰,同时也暗示了舞蹈艺术跨越时空的魅力。
“凡百君子乐清朝,观舞能言友宾恌”总结了舞蹈带来的欢乐与社交价值,强调了舞蹈不仅是一种艺术形式,也是增进友谊与文化交流的重要方式。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舞蹈场景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舞蹈艺术的独特魅力与情感深度,同时也体现了诗人对舞蹈艺术的深刻理解和高度赞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