閒倚栏杆觅句时,此身如在浣花溪
出处:《上巳游惠泉和赵国兴韵》
宋 · 陈文蔚
閒倚栏杆觅句时,此身如在浣花溪。
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
酒罢啜茶留石井,兴馀随月步江堤。
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
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
酒罢啜茶留石井,兴馀随月步江堤。
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
注释
閒:悠闲。倚:靠着。
浣花溪:成都著名的风景名胜区,以杜甫草堂而闻名。
王孙:古代贵族子弟的代称,这里泛指游人。
杜宇:杜鹃鸟。
石井:用石头围成的井,可能指一种特色茶水。
兴馀:兴致尽后。
品题:品评、题写。
翻译
悠闲地倚着栏杆寻找诗句的时候,感觉自己仿佛身处浣花溪边。草丛中弥漫着芬芳的小径让人沉醉,春山花开,杜鹃鸟在啼叫。
酒足饭饱后,我品尝石井茶,随后随着月光漫步江堤。
一直以来的心愿是享受清泉白石的宁静,没有闲暇去品评它。
鉴赏
这首宋诗《上巳游惠泉和赵国兴韵》是陈文蔚所作,描绘了诗人闲适的春日出游情景。首句“閒倚栏杆觅句时”,写诗人于游玩之际,灵感涌现,倚着栏杆构思诗句,颇有文人雅兴。接下来的“此身如在浣花溪”借用浣花溪的意象,表达诗人仿佛置身于美景之中,心境悠然。
“草迷芳径王孙醉,花满春山杜宇啼”两句,通过“草迷”和“花满”描绘出春意盎然的画面,王孙(泛指贵族公子)沉醉其中,而杜宇(杜鹃鸟)的啼声则增添了季节的生动感。诗人借景抒怀,流露出对自然美的欣赏和对生活的陶醉。
“酒罢啜茶留石井,兴馀随月步江堤”描述了饮酒之后,诗人选择在石井边品茗,享受余兴,随后又伴着月色漫步江堤,体现了诗人闲适的生活态度和对宁静夜晚的喜爱。
最后,“清泉白石平生约,未有工夫为品题”表达了诗人与清泉白石的约定,暗示了他对自然的亲近和对尘世纷扰的超脱,不愿过多地去评说和赞美眼前的美景,更愿沉浸其中,享受这份内心的宁静。
整体来看,这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上巳节游惠泉的场景,展现了诗人淡泊名利、享受自然的心境,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