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全文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唐 · 杜甫
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
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
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
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

注释

野寺:郊外的寺庙。
垂杨:垂柳。
春畦:春天的菜园。
乱水:杂乱的水面。
美花:美丽的花朵。
映竹:映照在竹子上。
好鸟:优美的鸟儿。
归山:返回山中。
城郭:城市和城墙。
何事:为何。
风尘:风尘劳碌。
驻颜:留住青春容颜。
公子:对年轻人的尊称。
薄暮:傍晚。
俱还:一起回去。

翻译

在野外的寺庙旁,垂柳围绕着春日的菜园。
美丽的花朵映衬着翠竹,悦耳的鸟儿不愿离开这里。
城市的喧嚣究竟为何,风尘仆仆无法停留青春容颜。
谁能与你公子,傍晚时分一同归去。

鉴赏

这是一首描绘春日闲适之景的诗篇,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刻画,以及对人生世事的感慨抒发,展现了诗人特有的情怀和哲思。

开篇“野寺垂杨里,春畦乱水间”,便将读者带入一个宁静而又略显荒凉的自然环境之中。这里的“野寺”暗示了一种超脱尘世的精神寄托,而“垂杨”则增添了一抹柔和的色彩。接着,“春畦乱水间”更是让人感受到生机勃发、万物复苏的季节之美。

诗的中段“美花多映竹,好鸟不归山”,进一步深化了这种自然之美与生命活力的交织。在这里,“美花”和“映竹”构成了一幅动静皆宜的画面,而“好鸟不归山”的句子,则透露出一种对远方的向往或是对自由的渴望。

在诗的后半部分,诗人突然转向现实生活之感慨,“城郭终何事,风尘岂驻颜”。这里,“城郭”象征着社会与人世间的繁华,而“风尘”则代表了世事纷扰和时间流逝。诗人似乎在质疑城市生活的真实意义,并表达出对于尘世浮沉的超然态度。

最后两句“谁能共公子,薄暮欲俱还”,则是在寻找能够共同分享这份闲适心境的知音。在这里,“薄暮”描绘了日落时分的宁静,而“欲俱还”表现出诗人对归隐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希望与友人一起远离尘嚣,共享清净之境。

总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美景的细腻描绘和对世事无常的感慨抒发,展现了诗人对于超脱物欲、追求精神自由的心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