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全文

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

出处:《念奴娇二十六首
清 · 蒋士铨
赐书能记,论才华、岂丑中郎之女。
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
一种伤心,几番隐恨,诗在谁怜汝。
桃花庙侧,试拉息妫同语。
可惜今古佳人,泰山一死,天不寻常许。
我过明妃,青冢畔、著帽黄沙如雨。
霜压盘雕,风吹病马,出塞悲行旅。
亏他银甲,边声细细弹与。

鉴赏

这首《念奴娇》词,由清代词人蒋士铨所作,巧妙地将历史人物与个人情感交织在一起,展现了深沉的历史感和对女性命运的同情。

词的开篇“赐书能记,论才华、岂丑中郎之女”,以“丑中郎之女”暗指蔡文姬,即蔡邕的女儿,以其才华横溢而闻名,却因容貌不佳而遭世人非议。接下来的“不放龙门,成谤史、留得班昭何取”,则将目光转向了班昭,她以才学著称,但同样因为女性身份而在历史上留下了不少争议。通过这两句,词人表达了对古代女性才华被忽视的感慨。

“一种伤心,几番隐恨,诗在谁怜汝”,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指出这些女性虽有才华,却难以得到应有的理解和怜悯。接着,“桃花庙侧,试拉息妫同语”,借用了息妫的故事,这位楚国公主被丈夫抛弃后,流落异国,最终成为桃花庙的守护神。词人在这里将蔡文姬与息妫相提并论,表达了对她们相似命运的同情。

下半阙“可惜今古佳人,泰山一死,天不寻常许”,感叹那些杰出的女性,如泰山一般坚强,却只能以悲剧收场。紧接着“我过明妃,青冢畔、著帽黄沙如雨”,提到王昭君,她为了国家和平远嫁匈奴,死后葬于青冢,词人以“著帽黄沙如雨”描绘其墓地景象,表达了对昭君命运的哀叹。

最后,“霜压盘雕,风吹病马,出塞悲行旅”,描绘了边疆的艰苦环境,以及出使或征战的艰辛,暗示了古代女性在男性主导的社会中所面临的挑战和牺牲。而“亏他银甲,边声细细弹与”,则是对守边将士的赞美,他们用音乐来排解心中的忧愁,也暗含了对古代女性命运的反思。

整首词通过对历史人物的深情回顾,展现了对女性才华与命运的深刻思考,以及对历史公正性的质疑,体现了蒋士铨作为词人的深厚人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