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妍媸虽然薰获不同器,我于伦也重嗟咨全文

妍媸虽然薰获不同器,我于伦也重嗟咨

清 · 金衍宗
李纲赵鼎弃如遗,两宫北狩无还期。
不知父兄但知母,桧也和议逢其私。
惟时诏谕正通使,公切忠愤形乎词。
想当草疏砚在侧,血泪濡墨挥淋漓。
能如公言斩伦桧,同仇大义敷天知。
小朝廷甘作臣妾,虽蹈东海夫何辞。
一封朝奏夕万里,砚亦漂转天之涯。
玉堂花砖恍梦寐,孤臣九死惟汝随。
公之心肠本铁石,间情偶赋何瑕疵。
沧江外卧岁云晚,倔强犹昔霜盈髭。
侍郎砚背貌公像,千秋面目无磷淄。
呜呼老秦既死奸,党逐曷不赐环徒。
量移金瓯破碎剩,一角六经勒石空。
昭垂思陵工书善,品砚惟于忠佞迷。
妍媸虽然薰获不同器,我于伦也重嗟咨
十年五使数往返,宛转虎口濒艰危。
显仁之返亦其力,局中心苦局外訾。
始拘继胁卒乃殉,庶与皓弁无差池。
公时在谴盛酬唱,定亦心折垂涕洟。
狎邪市井语太激,讵料抗节终如斯。
此如欧公斥司谏,高亦君子非等夷。
吾侪论世贵平恕,因赋公砚兼及之。

鉴赏

这首清代金衍宗的《宋胡忠简遗像砚歌和警石》是一首对历史人物李纲的赞颂诗,同时也借砚台寄托了诗人的情感。诗中提到李纲和赵鼎被弃置不顾,两位皇帝被迫北迁,李纲深感痛心,他的忠诚和愤怒通过奏疏表达,甚至不惜以血泪书写。诗人赞扬李纲的刚直不阿,即使在小朝廷中备受屈辱,仍坚守忠义,他的砚台也见证了这些苦难。

诗人感叹李纲的命运,他的砚台漂流天涯,如同他本人的遭遇。砚台上的画像象征着李纲的坚毅,不受时间侵蚀。诗人批评奸臣秦桧,认为应该给予像李纲这样的人应有的荣誉。他还提及李纲多次出使的艰难,以及他在困境中的坚持和最终的牺牲。

诗中提到李纲与欧阳修(欧公)的比较,指出李纲的节操高于一般士人。诗人强调评价历史人物应公正平和,这首诗不仅是对李纲的纪念,也寓含了对公正评价历史的呼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