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出处:《记前身》
宋 · 滕岑
广智绍兴初,有僧清首坐。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颇亦有禅学,非但严经课。
吾祖知其人,尊之如达磨。
延归羞香饭,间亦闲相过。
祖时年已老,无孙继耕播。
耿耿常在念,不敢与人言。
此僧偶闻之,使之祷佛前。
且云韶国师,道场在玉泉。
凡人求男女,如观音应缘。
祖遂相约往,此僧遽欣然。
是夕僧坐逝,有偈人共传。
祖即焚香拜,前诺师岂负。
灵魄决不昧,请与师同去。
祖如师在日,拱手侍行步。
既至即影响,幡脚转不住。
已而得吉卜,有孙生岁暮。
人云所生孙,即是师前身。
往来无处验,虚实何足论。
识者闻之笑,愚者以为真。
可怜滕氏子,一生命穷薄。
晚逃儒事佛,两皆无所觉。
若果是此僧,无乃行路错。
聊复成此诗,一任人贬駮。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滕岑的作品《记前身》,通过叙述一位名叫清首的僧人的故事,表达了对生死轮回和因果报应的思考。诗中描绘了僧人清首的修行生活,以及他与主人公祖的关系,祖因僧人的建议向佛祈祷,结果得到了孙子的降临,人们猜测这孙子可能是僧人的前生。诗人以戏谑的口吻,质疑这种轮回说的真实性,认为即使真是如此,也可能是人生道路的误入。最后,诗人以轻松的态度创作此诗,任由他人评说。
诗中的“广智绍兴初”可能是指某个特定的历史时期,但具体年代并未在诗中明确指出。整体上,这首诗融合了佛教思想与世俗生活的观察,展现了诗人对生死问题的独特见解,以及对世间轮回观念的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