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
出处:《山庵感旧》
宋 · 孙应时
短桥横涧有精庐,俨立苍髯六丈夫。
长忆儿时弄泉石,谁令学宦走江湖。
泠风试作琴三叠,凉月还须酒一壶。
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
长忆儿时弄泉石,谁令学宦走江湖。
泠风试作琴三叠,凉月还须酒一壶。
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短桥:简陋的小桥。涧:山涧。
精庐:简陋的房屋。
俨立:庄重站立。
苍髯:白发。
六丈夫:六位老人。
长忆:常常回忆。
儿时:小时候。
弄泉石:在泉水和石头间玩耍。
学宦:学习做官。
江湖:仕途。
泠风:清风。
琴三叠:弹奏三曲琴音。
凉月:凉爽的月亮。
酒一壶:一壶美酒。
杖屡:手杖。
无忘:不忘。
数来往:多次往来。
樵路:山路。
小崎岖:有些崎岖。
翻译
简陋的小桥横跨山涧边,六位白发老者庄重站立。常常想起小时候在泉水和石头间嬉戏,是谁让我为了仕途奔波在外。
清风吹过,我尝试弹奏三曲琴音,凉月当空,还需一壶美酒相伴。
手杖在握,不忘常来这里,哪怕山路有些崎岖也不妨事。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超脱世俗、返璞归真的生活状态,诗人在短桥横跨的涧边,有一所精致的庐舍,周围是六位长髯的丈夫,他们或许是一群隐逸之士。诗人的心中充满了对儿时玩耍泉石的怀念,那份纯真无瑕与现在的学问仕途形成鲜明对比。
"谁令学宦走江湖"一句,表达了诗人对于世俗功名的质疑和不满。接下来的两句话展示了诗人在山中幽居时的生活情趣,他尝试着弹奏琴瑟三遍,以此来陶冶性灵;而凉月之下,更需要一壶清酒来伴随这宁静夜晚。
最后,"杖屡无忘数来往,不妨樵路小崎岖"表明诗人对山中生活的依恋,以及对于那条崎岖的小径,即使来回走了许多次,也不愿忘记这些自然与和谐共存的时光。整首诗流露出一种超然物外、自在飞花的生活态度,充满了对自然之美与人生真谛的深刻领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