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出处:《相见坡去镇远三十里》
明 · 江源
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
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
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
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
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
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旅途中的复杂心境与对家乡的深切思念。首联“上尽高坡复下坡,下扶青竹上扪萝”以生动的笔触展现了行旅之艰难,山路崎岖,需要借助青竹和藤蔓攀登,形象地展示了旅途的不易。
颔联“乍看世上坦途少,便觉人间险路多”则从宏观角度反思人生道路,指出世上的平坦之路实属罕见,而险阻重重才是常态,表达了对人生坎坷的理解与感慨。
颈联“游子可堪行靡靡,鹧鸪休更唤哥哥”中,“游子”指在外漂泊的人,面对漫长而艰辛的旅程,内心难免疲惫与无奈。“鹧鸪”在此处象征着远方的呼唤,却难以回应,暗示了游子对家乡的深深思念与无法即刻归家的现实。
尾联“经过此地名相见,其奈乡关不见何”将情感推向高潮,虽然在某地相遇,但面对遥远的故乡,却只能徒增思乡之情,无法真正相见,表达了强烈的思乡之情与无奈。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描绘旅途的艰辛与对家乡的思念,深刻反映了人生的不易与对故乡的深情,具有浓厚的情感色彩和深刻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