遭逢盛时当返朴,谁复琐细稽虫鱼
出处:《赠朱元吉卖墨》
元末明初 · 危素
深山闭门二月初,白日雨打梅花枯。
野夫读书大石上,粤有一客来吾庐。
水杭舟楫陆乘车,来徵后语行江湖。
峨峨石峰起云气,下压古井蛟龙居。
讵知山人夜烧墨,墨色吹作烟模糊。
玄光贯天众星没,草字满壁阴风嘘。
述文志者奚假文,通达今古良非迂。
悲哉结绳易书契,剖割元气疑无馀。
遭逢盛时当返朴,谁复琐细稽虫鱼。
远游京师愿寄赠,谨为皇帝书贞符。
野夫读书大石上,粤有一客来吾庐。
水杭舟楫陆乘车,来徵后语行江湖。
峨峨石峰起云气,下压古井蛟龙居。
讵知山人夜烧墨,墨色吹作烟模糊。
玄光贯天众星没,草字满壁阴风嘘。
述文志者奚假文,通达今古良非迂。
悲哉结绳易书契,剖割元气疑无馀。
遭逢盛时当返朴,谁复琐细稽虫鱼。
远游京师愿寄赠,谨为皇帝书贞符。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危素赠给朱元吉的一首诗,以墨为主题,寓言深刻。首句“深山闭门二月初”,描绘了朱元吉隐居深山的清寂生活,即使在春雨中,梅花凋零,他依然坚守读书。次句“野夫读书大石上”进一步刻画了他的刻苦求知形象。
“粤有一客来吾庐”转而引入来访者,可能是危素自己,他乘坐舟楫或乘车而来,寻求朱元吉的智慧。“峨峨石峰起云气”则描绘了周围的自然环境,暗示着深厚的文化底蕴。接下来的诗句“墨色吹作烟模糊”和“玄光贯天众星没”,通过墨的意象,表达了朱元吉的学识如烟雾般弥漫,照亮了黑暗。
诗人感慨“述文志者奚假文,通达今古良非迂”,认为真正的学问在于内在的理解,而非外在的形式。他接着批评古代结绳记事的方式,认为过于简单,可能无法充分表达复杂的道理。最后,诗人表达了对朱元吉的敬仰,希望他的智慧能为盛世带来朴实的回归,并期待将他的见解寄送给京城的皇帝。
整首诗语言凝练,寓意深远,既赞美了朱元吉的学问,也寓含了对社会风气的反思,体现了危素作为学者的见解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