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出处:《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
宋 · 苏辙
夫子虽穷气浩然,轻蓑短笠傲江天。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薄游到处唯耽酒,归去无心苦问田。
泮上讲官殊不俗,山中老簿亦疑仙。
相从未足还辞去,欲向曹溪更问禅。
拼音版原文
〈
〉
注释
夫子:指有学问、品德高尚的人。穷:困厄,处境艰难。
气浩然:气魄宏大,精神饱满。
轻蓑:轻便的蓑衣。
傲江天:在江天间傲然独立。
薄游:浅尝辄止的游玩。
耽酒:沉溺于饮酒。
苦问田:对农事不感兴趣。
泮上:学校或者学府上。
讲官:教授或讲师。
殊不俗:非常与众不同,非同寻常。
老簿:老吏,负责文书工作的官员。
疑仙:像神仙一样超脱。
相从未足:与您相处还不够满足。
辞去:告别离开。
曹溪:位于广东韶关的佛教圣地南华寺所在地。
问禅:询问佛法,修行禅宗。
翻译
先生即使身处困境,气概依然豪迈,身披轻蓑头戴短笠,在江天之间独步而行。他四处漫游时只沉迷于饮酒,归乡后对耕田之事并无太多心思。
在学府上教授的官员并不平凡,山中的老吏也仿佛神仙般超凡。
与您相处虽然愉快,但我还是决定告别,想要前往曹溪进一步研习佛法。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的作品,题为《次韵唐觐送姜应明谒新昌杜簿》。诗中描绘了夫子(可能是姜应明)虽然身处困厄但精神风貌昂扬,身披轻蓑,头戴短笠,傲视江天,展现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洒脱态度。他喜好饮酒,随性漫游,对农事并不执着,表现出豁达的人生态度。
在学术场合,他在泮上(学府)担任讲官,显示出不凡的学识和风雅;而在山中的老簿(小官职)任上,又仿佛有仙人般的出尘气质。诗人感叹与姜应明的交往虽短暂,但仍意犹未尽,希望能一同前往曹溪继续探讨佛法,深化精神层面的交流。
整首诗通过描绘人物形象和行为,展现了主人公的个性特点和诗人对其的欣赏,同时也寓含了对友情和精神追求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