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
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
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
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
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
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
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
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
惠死庄杜口,钟殁师废琴。
道理使之然,从古非独今。
吾道自此孤,我情安可任。
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顽贱:坚硬粗糙,形容石头。一拳石:一块石头,这里指普通的事物。
精珍:珍贵。
百鍊金:经过多次冶炼的黄金,比喻珍贵。
名价:名声和价值。
交分:友情深厚。
中诚:内心的真诚。
外物:外界的事物。
逶迤:曲折,形容时间漫长。
退闲:退隐,辞官归隐。
卜:选择,卜居指选择居住之地。
寻:探寻,寻找。
风月:自然景色,尤指风和月。
惠死:惠施去世,惠施是庄子的朋友。
庄杜口:庄子闭口不言,形容庄子因好友去世而沉默。
钟殁:钟子期去世,伯牙的知音。
师废琴:伯牙废弃琴,伯牙因钟子期去世不再弹琴。
道理:人生道理。
吾道:我的道路,信念。
安可:怎能。
任:承受。
翻译
坚硬粗糙的一块石头,经过百炼的黄金珍贵无比。名声价值相差甚远,但友情深厚无比。
内心真诚一旦契合,外界事物无法侵犯。
曲折漫长二十年,随世事浮沉共同度过。
晚年有了退隐的约定,白首之年归隐云林。
晚年忽然失去知己,令人悲伤痛心。
春日登高望嵩山,秋夜静赏洛水之滨。
丘园与谁一起卜居,山水与谁一同探寻。
风月美景与谁共享,诗篇与谁共吟诵。
花开之时与谁共赏,酒酿成熟与谁共饮。
惠施去世庄子沉默不语,钟子期逝去伯牙废弃琴声。
道理使我们如此,自古以来并非只有今日。
我的道路从此孤独,我的情感怎能承受。
唯有病中的泪水,洒在秋风中的衣襟。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作品,名为《哭崔常侍晦叔》。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亡友崔常侍晦叔深切的哀悼和怀念之情。
开篇“顽贱一拳石,精珍百鍊金”两句,用比喻手法,将友情比作难以寻觅的宝物,强调了诗人对亡友的情谊深重。接着“名价既相远,交分何其深”进一步描绘了两人虽身处不同的社会地位,但内心的交情却是那么的深厚。
“中诚一以合,外物不能侵”表明了诗人和亡友之间纯洁无暇的情谊,不受外界干扰。随后,“逶迤二十年,与世同浮沈”则叙述了两人的交往经历了长达二十年的风风雨雨,共同见证了世事的变迁。
诗人在“晚有退闲约,白首归云林”中表达了对友情的珍惜,以及自己老去后的孤独感。紧接着,“垂老忽相失,悲哉口语心”则是诗人对亡友不舍之情的抒发。
在“春日嵩高阳,秋夜清洛阴”中,诗人通过对自然景象的描写,表达了自己内心的悲凉和对逝者的怀念。而“丘园共谁卜,山水共谁寻。风月共谁赏,诗篇共谁吟。花开共谁看,酒熟共谁斟”则是诗人通过一系列反问,表达了亡友不在身边后的孤独和寂寞。
“惠死庄杜口,钟殒师废琴”两句,用古代贤者惠施、庄周及音乐家钟子期的事例,来比喻自己失去了与之共同享受生活美好的朋友,如同乐器破裂,再无人能继续演奏。
诗的最后,“道理使之然,自古非独今。吾道自此孤,我的情安可任”表达了诗人对友情消逝的接受和理解,同时也强调了自己所持道德观念的独立性。而“唯将病眼泪,一洒秋风襟”则是诗人在感叹命运无常之时,流露出对亡友的深切哀悼之情。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和对古代典故的借用,不仅表达了诗人个人的悲痛,更展现了一种超越个人情感的哲理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