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全文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出处:《五云诗
宋 · 卫宗武
千岩万壑东南美,中有一山尤秀伟。
伊谁衣被以佳名,非雾非烟腾瑞气。
有人于此曾课书,出山能士为写图
风林泉石振清响,佔毕吟诵声难模。
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
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
文为人瑞要瑞时,时不与我文奚为。
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
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
为儒无用拟修玄,徒想仙人五云宅。

拼音版原文

xíngyánwàndōngnánměizhōngyǒushānyóuxiùwěi

shuíbèijiāmíngfēifēiyānténgruì

yǒuréncéngshūchūshānnéngshìwèixiě

fēnglínquánshízhènqīngxiǎngzhànyínsòngshēngnán

wèixiōngzhōng线xiànshanghuágǔn

nǎizuòjiāngmànlàngyóufènzǎoyángyín

wénwèirénruìyàoruìshíshíwénwèi

bàoshūháijiùyǐnsòngchǔshāngzhī

shuāijiězuòpíngshēngxuézhítànhuāngluò

wèiyòngxiūxuánxiǎngxiānrényúnzhái

注释

千岩万壑:形容山势险峻、众多。
尤秀伟:特别雄壮高大。
衣被:赋予,装饰。
瑞气:吉祥的气息。
课书:研读诗书。
出山能士:出仕的有才能的人。
振清响:发出清脆的声音。
佔毕:古代的一种书写工具,此处指书法。
华衮黻:古代贵族的礼服,此处比喻华丽的衣物。
漫浪游:随意游荡。
文为人瑞:文章如人中之瑞。
楚橘歌商芝:借指古代的诗歌文化。
学殖:学问积累。
修玄:修习道教或玄学。
五云宅:神仙的住所,象征仙境。

翻译

千岩万壑的东南景色美,其中有一座山特别雄壮高大。
是谁给它赋予了如此优美的名字,不是雾也不是烟,而是升腾着吉祥的气息。
这里曾有人研读诗书,出山的才子为此绘制了图画。
风穿过树林,泉水击打石头,发出清脆的声音,诵读声更是难以模仿。
这些美景在心中化为五彩斑斓的画卷,虽不用于华丽的衣物,却滋养了诗篇。
于是他开始在江湖间漫游,挥洒笔墨尽情吟唱。
文章如同人瑞,需要在恰当的时机展现,但时机未到,文章又有何用。
不如抱着书本回归旧日的隐居生活,暂且吟唱楚地的橘颂和商朝的芝草之歌。
我已老去,连一个字也解不通,感叹一生所学荒废。
做儒者无用,只能想象修道成仙,居住在五彩祥云环绕的仙境。

鉴赏

这首古诗描绘了一幅生动的山水画面,开篇便以“千岩万壑东南美”勾勒出一片雄伟秀丽的自然景观,其中有一座尤为秀伟的山峰。诗人通过“伊谁衣被以佳名”表现了对这座山峰的赞美,它不仅有着优雅的名称,而且还能散发出非雾非烟的瑞气,显得神秘而又庄严。

接下来,“有人于此曾课书”一句,透露出诗人对古代文人在此修学、研读经典的敬仰之情。这些学者出山后不仅成为能士,还能够将山水景致描绘成图,这些图画里蕴含着“风林泉石振清响”的自然美,甚至难以用语言完全表达。

诗中还写道,“佔毕吟诵声难模”表明这些声音既是自然之声,又像是古人吟诵经典的声音,交织在一起,形成了一种难以复制的和谐音响。至于“聚为胸中线五色,不补衣裳华衮黻”,则是诗人对于美好事物的内化和消纳,他将这些美好的景象和声音积累在心中,而不是用来装饰外表。

随后,“乃作江湖漫浪游,奋藻扬葩肆吟笔”一句,展现了诗人对自由游历、文学创作的热爱,以及他在自然界中寻找灵感和材料的过程。他的文辞是时代之美,是时代所需的,但“时不与我文奚为”,则表达了一种无奈和超脱,似乎时间并没有与诗人心中的理想相遇。

最后,“何如抱书还旧隐,姑颂楚橘歌商芝”一句,诗人提出了一个问题:怎样才能找到那种古代文人隐居的宁静生活?他渴望像古人那样抱着书籍,回到自然中去寻找内心的平和。在“吾衰一字不解作,平生学殖叹荒落”中,诗人的自我反省表露无遗,他对于自己年老而不能再有新的创作感到惋惜,对于平生所学所积累感到失望。

全诗以其深远的意境、丰富的情感和细腻的笔触,将读者带入一个既充满文学情怀,又不乏哲理思考的艺术空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