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出处:《闻罢》
宋 · 方岳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于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于世本无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面骨岩棱:形容面部骨骼突出,像岩石般坚硬。不入流:不合群,不随世俗。
放归:指放弃某种职务或生活状态。
何止:不止,超过。
四宜休:四个适宜停止的理由。
束书:捆束书籍。
供儿读:供给孩子学习。
斗酒:一小壶酒。
妇谋:与妻子商量。
旧藁:旧稿,未完成或废弃的文稿。
应有误:可能有错误。
无求:没有过多的追求。
一犁春雨:春天雨水滋润下的犁田。
平生事:一生的事业。
莫与:不要拿。
诸公:众人,指社会上的人。
作话头:作为谈话的话题。
翻译
面部骨骼突兀不随世俗,放归之事何止四个理由该停止。书籍束起足以供儿子阅读,一杯酒也得和妻子商量着喝。
堆积如山的旧稿恐怕有误,我这老头对世间本无太多追求。
春天的犁田耕耘是我一生的事业,别拿它跟那些人当作闲谈话题。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或退隐生活的读者对世事的态度。他通过自然景物表达了自己超然于世的志趣和淡泊的生活哲学。
"面骨岩棱不入流,放归何止四宜休。" 这两句诗意在强调山水间的自然美好,并非为追求功名利禄之所致,而是为了精神上的自由与满足。
"束书自可供儿读,斗酒聊须与妇谋。" 隐士珍视书籍,将来留给子孙阅读;至于饮酒,则是偶尔与家人共同商讨的琐事。这两句展示了隐士对家庭生活的关怀和平淡。
"旧藁如山应有误,老夫于世本无求。" 这里“藁”指的是积累的草木,比喻岁月的流逝;诗人表达了自己对于尘世功名利禄的不再有所追求。
"一犁春雨平生事,莫与诸公作话头。" 隐士将春天的农耕比喻为处理一生的琐碎事务,并坚决地表示不会与外界过多纠缠。
整首诗通过隐士对自然、家庭和个人志向的描述,展示了他对于世俗生活的一种超脱态度。诗中的意象和语言都极富表现力,流露出一种宁静致远、淡泊明志的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