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我虽偶存,贫病苦交至
出处:《示子砺》
元末明初 · 王翰
我家本燕云,皇考昔膴仕。
门户早单弱,田园久废寘。
中原丧乱频,骨肉不得恃。
兄弟弃草野,松楸作平地。
今我虽偶存,贫病苦交至。
有尔且煖眼,嗣续得不坠。
富贵人所愿,诗书须尔事。
头角似稍长,难以杂童稚。
玉琢终待磨,木揉后成器。
寸阴必自惜,前脩可追跂。
数数恐伤恩,斯言尔当志。
门户早单弱,田园久废寘。
中原丧乱频,骨肉不得恃。
兄弟弃草野,松楸作平地。
今我虽偶存,贫病苦交至。
有尔且煖眼,嗣续得不坠。
富贵人所愿,诗书须尔事。
头角似稍长,难以杂童稚。
玉琢终待磨,木揉后成器。
寸阴必自惜,前脩可追跂。
数数恐伤恩,斯言尔当志。
鉴赏
这首诗是元末明初诗人王翰写给儿子王砺的教诲之作,充满了对家庭、教育和未来的深思。
诗中首先回顾了家族的历史,表达了对先辈的怀念与敬仰。接着,诗人通过描述家族遭遇的困境,如战乱导致的骨肉分离、家园荒废,以及自身经历的贫病之苦,展现了生活的艰辛与不易。在这样的背景下,诗人强调了家庭成员之间的相互扶持与关爱的重要性,特别是对下一代的培养与期望。
诗人提到,虽然自己可能无法给予孩子富足的生活,但希望孩子能从诗书中汲取知识,成为有用之才。他鼓励孩子要珍惜时间,努力学习,相信经过磨砺,就如同玉石需要雕琢,木材需要打磨一样,最终会成为有用的器物。同时,他也告诫孩子要懂得感恩,铭记家人的付出与教导。
整首诗情感真挚,既有对过去苦难的回忆,也有对未来希望的寄托,体现了诗人深厚的家国情怀和对子女成长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