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人意重出霓裳,客子愁多欲断肠
出处:《呈王君庸》
宋 · 华岳
主人意重出霓裳,客子愁多欲断肠。
眉黛暗传春去恨,脸红犹带夜来妆。
竹根稚子肌肤滑,叶底荷花语笑香。
多少行云在巫峡,谩将诗思恼襄王。
眉黛暗传春去恨,脸红犹带夜来妆。
竹根稚子肌肤滑,叶底荷花语笑香。
多少行云在巫峡,谩将诗思恼襄王。
拼音版原文
注释
主人:宴请的主人。霓裳:古代华丽的舞衣。
客子:远道而来的客人。
愁多:忧虑重重。
断肠:形容极度悲伤。
眉黛:女子的眉毛,代指女子。
春去恨:春天离去的遗憾或思念之情。
脸红:脸颊泛红,可能暗示害羞或情绪波动。
夜来妆:夜晚留下的化妆痕迹。
竹根稚子:竹林中玩耍的孩子。
肌肤滑:形容皮肤光滑。
叶底荷花:荷叶下的荷花。
语笑香:说话和笑声都带着香气,形容欢乐氛围。
行云:飘动的云彩,常用来象征女子。
巫峡:古代著名的山水胜地,这里可能指女子所在之地。
诗思:诗人的思绪。
襄王:楚襄王,这里借指诗人自己。
翻译
主人盛情重提霓裳舞,客人愁绪满怀如断肠。女子眉眼含春愁,夜色未褪仍残留妆容。
竹林中的孩子皮肤细腻如嫩竹,荷叶下笑声香甜如花语。
无数行云飘过巫峡,徒然引发诗人思绪,令襄王烦恼。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种离别之情,主人与客子分别时的哀愁交织。"主人意重出霓裳"表达了主人对即将到来的离别感到沉重,而"客子愁多欲断肠"则形象地表现了客子的心如刀割,痛苦不堪。
诗人通过"眉黛暗传春去恨,脸红犹带夜来妆"这两句,将女主人内心的哀愁与外在的美丽相结合,描绘出一幅离别前夕,女子独自沉浸于过往美好时光而难以释怀的情景。
接下来的"竹根稚子肌肤滑,叶底荷花语笑香"两句,则通过对自然景物的细腻描绘,展现了诗人对于纯净、和谐之境的向往与追求。然而,这种美好也未能抚慰诗人的哀愁。
最后,"多少行云在巫峡,谩将诗思恼襄王"表达了诗人心中无尽的忧虑和对远方朋友的情感寄托。这里的"行云"象征着诗人的思绪纷飞,而"恼襄王"则是说这些忧虑如同缠绕在古代名将襄公身上的烦恼,无法解脱。
整首诗通过对离别之情的细腻描写和自然景物的运用,展现了诗人深沉的情感世界以及对友情的珍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