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全文

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

出处:《经张舍人旧居
唐 · 罗隐
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
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
文馀吐凤他年诏,树想栖鸾旧日春。
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

注释

行尘:比喻世事变迁,人事如风尘般流转。
昔时:过去的时候。
朱门:豪门贵族的府邸。
侍臣:过去的臣子或亲近的官员。
一榻:一张床。
九泉:指地下,代指去世。
吐凤:比喻杰出的文字才华。
诏:皇帝的命令或文书。
栖鸾:古代传说中的神鸟,比喻贤士。
旧日春:昔日的美好时光。
恩深:深厚的恩情。
难报:难以偿还或回报。
夕阳:傍晚的太阳,象征晚年或衰落。
衰草:枯黄的草,象征凄凉。
泪沾巾:泪水打湿了衣巾,表达悲伤之情。

翻译

眼前的风尘已非昔日,徒然在豪门中怀念旧臣。
如今连一张能睁开眼睛的床也没有了,地下的人想必也欣赏才子。
昔日的诏书如凤凰展翅,树木仿佛还回荡着凤凰栖息的春天气息。
从此以后,恩情深厚得难以回报,夕阳下的衰草间泪水打湿了衣襟。

鉴赏

诗中的"行尘不是昔时尘,谩向朱门忆侍臣"两句,表达了诗人对过往岁月的回忆和怀念。这里的“行尘”指的是流年,昔时尘则是过去的时代,而“谩向朱门”则是在提及朝廷的门庭,“忆侍臣”则是怀念那些曾经在朝中为官的人物。这两句透露出诗人对往事的留恋和对旧日友人的思念。

接着的"一榻已无开眼处,九泉应有爱才人",则是表达了诗人身处现实环境中的感受。一榻即是一床,这里的“已无开眼处”意味着没有可以安心休息的地方,而“九泉”指的是地下,即死去的人的世界,“应有爱才人”则是在说,天地间应该有人珍惜人才。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现实困境的无奈和对过去才能得到赏识的怀念。

第三句"文馀吐凤他年诏"中的“文馀”,通常指的是有才华的人,“吐凤”则是形容文章如凤凰展翅,飞扬自如,而“他年诏”则是在回忆过去的诏令,即帝王的命令或敕书。这句诗表达了对往昔时光中自己才华的怀念和对得以施展所长的那段岁月的追思。

第四句"树想栖鸾旧日春"中的“树想”指的是树木,常用来比喻静默守望之地,“栖鸾”则是形容文学之士栖息其中,如同鸾鸟栖于枝头,而“旧日春”则是在回忆过去的春天。这句诗描绘了一种恬静美好的氛围,同时也透露出对往昔时光中自然界和人文交织的美好记忆。

最后两句"从此恩深转难报,夕阳衰草泪沾巾"则是表达了诗人心中的感激与悲伤。这里的“恩深”指的是深厚的情谊,而“转难报”则是在说,这份情谊变得越发难以回报;“夕阳”是日落时分,常用来形容时间流逝和光阴迅速,“衰草”则是在描绘暮色中枯萎的野草,而“泪沾巾”则是在表达诗人在这静谧悲凉之景中的哀伤。这些字句,共同构筑了一种深沉的情感世界,透露出诗人对往昔恩情难以回报和时光易逝的无限感慨。

整首诗通过对过去岁月的追忆和现实困境的描绘,表达了诗人对过往美好的怀念以及对才能所得赏识的渴望,同时也流露出深沉的情谊难以回报和时光易逝的哀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