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全文

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

明 · 倪谦
空山无人秋夜凉,银河荧荧流月光。
苍龙百尺落松影,松梢露滴沾衣裳。
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丝桐幽思长。
坐据苔石不知泠,横膝对月调宫商。
山高水深趣未已,谁其知者同徜徉。
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
调高馀响振山谷,啼鸟惊起争飞翔。
夜深欲鼓广陵散,斜月半落山苍苍。
呼童抱琴且归去,净扫白云眠石床。

鉴赏

这首明代倪谦的《题月夜鸣琴图为庄知州赋》描绘了一幅静谧而深远的秋夜画卷。首句“空山无人秋夜凉”,以空寂的山林渲染出夜晚的清凉氛围。接着,“银河荧荧流月光”展现出明亮的银河与洒落的月光,为画面增添了神秘感。

“苍龙百尺落松影”描绘了松树投下的巨大阴影,与露珠滴落的细节相映成趣,营造出宁静而生动的场景。“幽人中夜耿不寐,起抱丝桐幽思长”则点出主人公——幽居的知州,在这静夜中难以入眠,怀抱琴,思绪悠长。

“坐据苔石不知泠,横膝对月调宫商”描绘了知州抚琴的情景,他沉浸在音乐世界中,忘却了时间的流逝。随后,诗人通过“山高水深趣未已,谁其知者同徜徉”表达了高山流水般的琴音所引发的无尽乐趣,以及知音难觅的感慨。

最后几句,“七弦不尽太古意,下听独有仙娥嫦”赞美琴音深远,仿佛传达着太古的意蕴,只有仙子嫦娥能真正领会。琴声振荡山谷,连啼鸟也为之飞舞,而“夜深欲鼓广陵散,斜月半落山苍苍”则描绘了深夜琴音渐止,月落西山的景象。

全诗以月夜弹琴为线索,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意象,展现了知州的雅兴与孤独,以及音乐艺术的魅力,体现了倪谦独特的艺术风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