孤僧如槁木,住处远人烟
出处:《题清泉院》
宋 · 胡仲弓
孤僧如槁木,住处远人烟。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
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
山有千年寺,名因一派泉。
堂虚遗像暗,壁败野藤穿。
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
拼音版原文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孤独的僧人居住在偏远的山中寺庙里的情景。"孤僧如槁木"形象地刻画了僧人生活的寂寥,如同枯木一般静默无言。"住处远人烟"进一步强调了他远离世俗的环境。寺庙的历史悠久,"山有千年寺",其名来源于寺旁的一股清泉,这体现了自然与人文的和谐共存。
诗人走进寺内,看到"堂虚遗像暗",暗示着岁月的痕迹和僧人的离去,使得佛像显得阴暗而寂静。墙壁破败,"壁败野藤穿",显示出寺庙的荒凉,连野生藤蔓都占据了空间。最后,"法座空尘积,无人来叩禅"表达了寺庙的冷清,连日常的禅修活动也无人问津。
整体上,这首诗通过描绘清泉院的荒凉景象,传达出一种孤寂、衰败的氛围,同时也流露出对僧人生活以及佛教文化的深深感慨。胡仲弓以简洁的语言,勾勒出一幅深山古寺的画卷,展现了宋诗的淡泊与幽深之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