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山曾过忆俞公,伏枕扁舟涕泪中
出处:《送张元春兼寄俞仲蔚三首》
明 · 欧大任
昆山曾过忆俞公,伏枕扁舟涕泪中。
布帽萧条君不见,飞鸿偏在五湖东。
布帽萧条君不见,飞鸿偏在五湖东。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欧大任所作的《送张元春兼寄俞仲蔚三首》中的第二首。诗中以细腻的情感描绘了对友人的思念之情。
首句“昆山曾过忆俞公”,点明了诗人曾经在昆山与俞公相遇,而今回忆起这段往事,心中充满了怀念。接着,“伏枕扁舟涕泪中”一句,形象地展现了诗人此刻的内心状态——躺在船中,泪水如泉涌出,表达了对俞公深深的思念和不舍。
“布帽萧条君不见”,进一步深化了这种情感。诗人想象着如果俞公能够看到自己此时的处境,定会感到一种说不出的萧条与孤独。这一句通过对比,突出了诗人内心的凄凉与寂寞。
最后,“飞鸿偏在五湖东”以自然景象作为结尾,寓意深远。飞鸿在广阔的天空中自由翱翔,而诗人却只能孤零零地躺在扁舟上,思念着远方的朋友。这不仅表现了诗人对俞公的深切怀念,也暗含了对自由与远方的向往。
整首诗情感真挚,语言凝练,通过细腻的描绘和巧妙的比喻,成功地传达了诗人对友人的深厚情感以及对自由生活的向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