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
出处:《志哀寄吴氏二首》
明 · 王稚登
鹰鹯击众乌,众鸟无能为。
胡然坠蓬藋,自损风云姿。
虽称六羽翮,零落何所施。
蜂虿小有毒,螫人人不知。
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
既言覆其巢,又已攫其儿。
覆巢犹且可,攫子当如何。
哀哀三黄口,泣血纷滂沱。
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
谁为诉九阍,三面去网罗。
胡然坠蓬藋,自损风云姿。
虽称六羽翮,零落何所施。
蜂虿小有毒,螫人人不知。
昔为众鸟畏,今为众鸟欺。
既言覆其巢,又已攫其儿。
覆巢犹且可,攫子当如何。
哀哀三黄口,泣血纷滂沱。
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
谁为诉九阍,三面去网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稚登的《志哀寄吴氏二首(其二)》中的片段,主要通过描绘鹰鹯对众鸟的攻击,寓言性地表达了对社会现象的批判。诗中鹰鹯象征着强者或恶势力,它们凌弱捕食,不仅摧毁了弱者的家园(“覆巢”),还夺走了幼鸟(“攫子”),展现了不公与残忍。诗人借此表达了对弱势群体的同情以及对道德沦丧的忧虑,呼唤上天的公正(“好生上帝德,无乃伤天和”),并期待有人能向上申诉(“谁为诉九阍,三面去网罗”),揭示出对社会公正的渴望。整体风格沉郁,寓意深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