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全文

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

退之昔为石鼓歌,子瞻亦尝咏石鼓。
我从江右游京师,眼见石鼓心欲舞。
周室中兴流彘馀,尽复苍姬旧疆土。
大蒐岐下选车徒,虎贲三千健于虎。
想当刻石纪勋时,载命臣籀臣吉甫。
岂惟猗那清庙诗,要纪丰功继下武。
兑戈和弓无复存,此独不磨耀千古。
鲤鱮贯柳字斑斑,势如雷文斲天斧。
由汉讫唐弃草菅,大观辇致图书府。
黄金填画失之奢,金轮已整黄河橹。
燕山潭潭素王宫,太史夜奏神光吐
谁知至宝在人间,乃是凤篆龙章祖。
我皇御天开三雍,石渠金马列李杜。
鼓昔有十今存七,搜剔崖薮尚可补。
小儒更有笔如椽,作玄一经配邹鲁。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陈孚的《同国子司业王士能监丞滕仲礼谒南城文庙观周宣王石鼓各模数本以归》是一首题咏石鼓的诗,它以韩愈和苏轼对石鼓的吟咏为引,表达了对历史遗迹的敬仰和对文字艺术的赞叹。诗中提到石鼓见证了周室中兴的历史,其上刻有古代功臣的名字,象征着丰功伟绩。石鼓上的文字如雷文般威严,历经千年仍熠熠生辉,从汉至唐,备受重视,最终收藏于皇家图书馆。

诗人感叹这些珍贵文物得以保存,尤其是石鼓上的凤篆龙章,被视为文字艺术的源头。元代皇帝推崇文化,石鼓被尊崇为教育的象征,与儒家经典并列。尽管有些石鼓已破损,但仍期待学者们能继续搜寻和修复,以传承这份历史遗产。

诗的结尾,诗人自谦为小儒,却有着如椽之笔,希望能写出如《玄经》般的作品,与孔孟之道相媲美。整首诗情感饱满,既是对历史的追溯,也是对学术精神的赞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