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
出处:《后杂言六首》
明 · 王世贞
朝礼观世音,夕礼阿弥陀。
不愿乘金台,不愿产莲花。
聊以销宿憯,摄心使不它。
贵人背相笑,禅者面讥诃。
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
不愿乘金台,不愿产莲花。
聊以销宿憯,摄心使不它。
贵人背相笑,禅者面讥诃。
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王世贞所作的《后杂言六首》中的第三首。诗中表达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个人理解与实践,以及在世俗社会中坚持自我信念的不易。
首句“朝礼观世音,夕礼阿弥陀”,描绘了诗人每日早晚的佛事活动,体现了他对佛教的虔诚和日常修行的坚持。接着,“不愿乘金台,不愿产莲花”两句,表明了诗人对物质享受和超凡脱俗的追求并不感兴趣,更注重内心的清净和精神的升华。
“聊以销宿憯,摄心使不它”则表达了通过修行来消除内心的痛苦,专注于内心,不让思绪飘散。然而,在这样的修行过程中,诗人也面临着来自世俗社会的不解与嘲笑。“贵人背相笑,禅者面讥诃”,贵人们背地里嘲笑,而真正的禅者则当面批评,反映了社会对于佛教信仰的偏见和不理解。
最后,“我亦不敢言,自问各如何”一句,诗人意识到自己无法改变他人的看法,只能坚守自己的内心,反思每个人的选择和生活方式各有不同,体现了诗人对自我价值的坚持和对多元世界的尊重。
整体而言,这首诗展现了诗人对佛教信仰的深刻理解和实践,同时也反映了在世俗社会中坚持自我信念的挑战与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