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身凛凛残秋叶,故友寥寥欲旦星
出处:《野堂四首 其三》
宋 · 陆游
野堂地僻无车马,草径柴门昼亦扃。
栗里虽贫储旧粟,玉川终老抱遗经。
病身凛凛残秋叶,故友寥寥欲旦星。
赖有吾儿堪暖眼,夜阑常共一灯青。
栗里虽贫储旧粟,玉川终老抱遗经。
病身凛凛残秋叶,故友寥寥欲旦星。
赖有吾儿堪暖眼,夜阑常共一灯青。
注释
地僻:偏远。车马:来往的车辆和马匹。
扃:关闭。
栗里:古代诗人自号,这里指诗人自己。
储旧粟:储存着旧米。
玉川终老:玉川子,唐代诗人卢仝的别号,这里指卢仝。
遗经:遗失的经书。
凛凛:形容身体虚弱或寒冷的样子。
寥寥:稀少。
欲旦星:黎明前的星星。
暖眼:给眼睛带来温暖。
一灯青:一盏青灯。
翻译
野外的书房地处偏僻,没有车马喧嚣,白天也紧闭柴门。栗里的生活虽然清贫,但还储存着一些旧米,玉川先生一生都抱着遗失的经书度过。
病弱的身体如同秋叶般颤抖,老朋友稀少,就像黎明前的星星。
幸好有我的孩子能给我带来温暖,夜晚我们常常共守一盏青灯。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陆游的《野堂四首(其三)》,描绘了作者在偏远宁静的野堂中生活的场景。首句“野堂地僻无车马”,写出了环境的清幽和远离尘嚣的特点。接着,“草径柴门昼亦扃”进一步强调了这里的简朴与静谧,即使白天也仅有一扇柴门紧闭。
诗人以“栗里虽贫储旧粟,玉川终老抱遗经”自比,借典故表达自己的清贫生活和坚守学问的决心。其中,“栗里”暗指陶渊明的隐居之地,“玉川”则代指唐代诗人卢仝,他们都是以读书为乐,不求仕途的人。“病身凛凛残秋叶”,诗人以自身病弱之躯比喻晚年,暗示了生活的艰难,但“故友寥寥欲旦星”又透露出对友情的珍视,即使朋友稀少,仍如晨星般珍贵。
最后两句“赖有吾儿堪暖眼,夜阑常共一灯青”,表达了诗人对儿子的欣慰,尽管生活困苦,但有儿子相伴,足以驱散孤独,温暖心灵。整首诗情感深沉,寓含了诗人对生活的感慨和对知识的执着,展现了其坚韧的人格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