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
出处:《游云帽西庄次卢星野韵》
明 · 陈迁
结茅临曲岸,祇恐海鸥知。
明月空悬榻,芳樽欲待谁。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
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
明月空悬榻,芳樽欲待谁。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
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在云帽西庄的生活情景,充满了淡泊名利、寄情山水的意境。首句“结茅临曲岸”,以简练之笔勾勒出隐居之所的自然环境,茅屋靠近弯曲的河岸,营造出一种远离尘嚣、亲近自然的氛围。接着,“祇恐海鸥知”一句,通过想象海鸥可能察觉到这里的宁静与自由,进一步强调了隐居生活的隐秘与超脱。
“明月空悬榻”描绘了夜晚月光洒满床榻的情景,既表现了时间的流逝,也暗示了诗人对自然美景的欣赏和内心的宁静。“芳樽欲待谁”则表达了诗人期待与知己共饮美酒的愿望,但又似乎意识到这种期待可能落空,流露出一丝淡淡的寂寞与孤独。
“白云留石枕,红槿护东篱”两句,运用了拟人化的手法,将白云与红槿赋予情感,前者陪伴着石枕,后者守护着东篱,形象地展现了自然界的和谐与美好,同时也寄托了诗人对宁静生活的向往和对自然之美的赞美。
最后,“大隐归朝市,君恩岂有涯”两句,揭示了诗人的理想与现实之间的矛盾。一方面,他渴望回归繁华的都市,享受君王的恩泽;另一方面,他又深爱着隐居生活,追求内心的平静与自由。这种矛盾的情感,反映了诗人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深刻思考。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细腻的描写和深刻的思考,展现了诗人对自然、隐逸生活的热爱,以及对理想与现实、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复杂情感,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和思想深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