殗殜半死魂,幸活六七咮
出处:《挽萧莘夫御史柯之父》
明 · 罗玘
疠鬼灭人门,其馋甚猛兽。
所经迹如扫,有不遗卵鷇。
中间亢宗英,天为置呵守。
群尸臭腐间,何处逃径窦。
殗殜半死魂,幸活六七咮。
补苴见新巢,鼎鼎焉说旧。
宾兴登宁馨,配二十八宿。
峨峨惠文冠,倏觉移戴首。
山中地行仙,宫锦照白昼。
敢辞大块息,陟降帝左右。
所经迹如扫,有不遗卵鷇。
中间亢宗英,天为置呵守。
群尸臭腐间,何处逃径窦。
殗殜半死魂,幸活六七咮。
补苴见新巢,鼎鼎焉说旧。
宾兴登宁馨,配二十八宿。
峨峨惠文冠,倏觉移戴首。
山中地行仙,宫锦照白昼。
敢辞大块息,陟降帝左右。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罗玘为悼念萧莘夫御史的父亲而作。诗中以“疠鬼”开篇,形象地描绘了瘟疫肆虐、人间哀鸿遍野的凄惨景象,将“疠鬼”与“猛兽”并提,突出了灾难的残酷和恐怖。接着,诗人笔锋一转,描述了在瘟疫横行的环境中,唯有“亢宗英”这样的高尚人物,犹如天神一般,守护着人们,保护他们免受灾难的侵袭。
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如“群尸臭腐间,何处逃径窦”,生动地展现了瘟疫带来的死亡与绝望;“殗殜半死魂,幸活六七咮”,则表达了生还者的幸运与脆弱。通过这些描绘,诗人不仅展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悼,也表达了对生命价值的深刻思考。
后半部分,诗人转向对逝者本人的赞美,称其为“地行仙”,意指他虽已离世,但其德行与智慧如同神仙般永恒存在。同时,诗人也表达了自己愿意为逝者尽心尽力,即使付出巨大牺牲也在所不惜,希望能够陪伴在逝者身边,成为其左右手,继续传递其精神与智慧。
整首诗情感深沉,语言凝练,既是对逝者的哀悼,也是对其高尚品德的颂扬,体现了诗人深厚的人文关怀和对生命的敬畏之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