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前有幽人,壮岁常独居
出处:《拟古次韵六首 其一》
元 · 安熙
郁郁岩下柏,青青水中蒲。
岩前有幽人,壮岁常独居。
独居亦何为,不羡春华敷。
十年掩关卧,门庭尽荒芜。
美人殊不来,日夕听轩车。
岩前有幽人,壮岁常独居。
独居亦何为,不羡春华敷。
十年掩关卧,门庭尽荒芜。
美人殊不来,日夕听轩车。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位隐士的生活状态与心境。首句“郁郁岩下柏,青青水中蒲”以自然景物起兴,暗喻隐士内心的宁静与坚韧。接着,“岩前有幽人,壮岁常独居”,点明了诗中的主人公是一位在岩石前独自居住的隐士,正值壮年却选择了孤独的生活。
“独居亦何为,不羡春华敷”,进一步揭示了隐士的生活态度,他并不羡慕外界的繁华与热闹,而是选择在孤独中寻求内心的平静与满足。接下来,“十年掩关卧,门庭尽荒芜”,描述了隐士长时间闭门不出,门外的世界已经变得荒凉,象征着外界的变迁与他的超然态度。
最后,“美人殊不来,日夕听轩车”,表达了隐士对于外界的淡漠,即使美人来访,他也无动于衷,只是在傍晚时分听到远处的马车声,这既是对过往繁华的回忆,也是对现实孤独生活的无奈接受。整首诗通过对比自然与人的生活状态,展现了隐士超脱世俗、追求内心宁静的精神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