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大明悬日月,天子重人文全文

大明悬日月,天子重人文

出处:《赠黄仕明进士
明 · 韩上桂
大明悬日月,天子重人文
宠洽丘园贲,因沾雨露新。
彤轩初召对,三策重天人。
非熊起渭水,板筑识良臣。
之子怀素略,乘时欻致身。
凤凰翔千仞,渥洼奔绝尘。
风云诚遇合,砥砺方足珍。
杯流注沧海,何以答君恩。

鉴赏

此诗《赠黄仕明进士(其二)》由明代诗人韩上桂所作,通过对黄仕明进士的赞美,展现了对人才的重视与推崇。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比喻和象征手法,描绘了一幅宏大的历史画卷。

首句“大明悬日月”,以“大明”象征国家的光明与繁荣,日月则代表了时间与永恒,暗示国家在时间的长河中不断前进,展现出一种历史的厚重感。接下来,“天子重人文”一句,直接点明了君主对于文化教育的重视,强调了人文精神在国家治理中的重要性。

“宠洽丘园贲,因沾雨露新”两句,通过“宠洽”、“丘园贲”、“雨露新”等词语,形象地描绘了君主对于文人的宠爱与提携,以及文人在受到君主恩泽后焕发出的新气象。这里,“丘园贲”可能是指文人聚集的学府或书院,“雨露新”则比喻君主的恩泽如同雨露滋润万物,使文人得以成长。

“彤轩初召对,三策重天人”进一步描述了君主召见文人,听取他们的意见和策略,体现了君主对于人才的尊重和利用。其中,“彤轩”可能指代君主的宫殿或接见文人的场所,“三策”则暗示了文人提出的三个策略或建议,显示出文人在国家决策中的作用。

“非熊起渭水,板筑识良臣”引用了《史记·高祖本纪》中的典故,以“非熊”比喻刘邦,暗示黄仕明进士如同历史上的贤臣一样,具有非凡的才能和见识。同时,“渭水”、“板筑”分别指代发现人才的地点和方式,强调了黄仕明进士的发现过程。

“之子怀素略,乘时欻致身”表达了黄仕明进士怀揣着智慧和策略,在适当的时候脱颖而出,实现了自己的人生目标。这里的“欻”字生动地描绘了他迅速崛起的过程。

“凤凰翔千仞,渥洼奔绝尘”使用了凤凰和渥洼(传说中的神马)的比喻,象征黄仕明进士如同高飞的凤凰和绝尘的神马,拥有卓越的才华和远大的前程。这两句不仅赞美了黄仕明的才能,也预示了他的未来将如同凤凰展翅、神马奔腾般辉煌。

“风云诚遇合,砥砺方足珍”指出黄仕明进士之所以能够取得如此成就,是因为遇到了合适的时机和环境,同时也强调了个人的努力与磨砺的重要性。这里的“砥砺”既指自然界的砥石,也比喻个人在困难中磨练自己,最终成为珍贵的人才。

最后一句“杯流注沧海,何以答君恩”以“杯流注沧海”比喻黄仕明进士虽有满腔报国之心,但面对君主的恩赐,却感到难以用言语表达感激之情。这表达了他对君主深厚恩情的敬仰和回报的决心。

整首诗通过丰富的意象和深邃的寓意,不仅赞美了黄仕明进士的才华与品德,也反映了明代社会对于人才的重视和培养,以及君主与文人之间的互动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