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出处:《仙塘茅舍 其二》
宋 · 利登
门对平芜阔,荒田带水声。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注释
门:大门。平芜:广阔的平原。
荒田:荒废的农田。
水声:流水声。
牧童:放牧的孩子。
鸭养:照看鸭群。
野老:田野里的老农。
叱牛耕:大声呵斥牛群耕田。
山暖:温暖的阳光。
松花:松树的花。
菜子:菜籽。
生:生长。
杖藜:手持藜杖。
斜日:夕阳。
篱外:篱笆外面。
白云横:白云飘荡。
翻译
大门正对着广阔的平原,四周是荒废的农田,传来潺潺的流水声。放牧的孩子同时照看着鸭群,田野里的老农大声呵斥着牛群耕田。
温暖的阳光使得松花更加繁重,春天的菜园子里种子发芽生长。
手持藜杖的老人在夕阳下漫步,篱笆外面飘荡着悠悠白云。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幅田园牧歌的画面,通过生动的细节展现了农村的宁静与和谐。诗人以平缓的语言捕捉自然之美,展示了对乡村生活的深切体会。
"门对平芜阔,荒田带水声。" 这两句设定了整首诗的情景,描述了一片开阔而略显荒凉的田野与水流交织的声音,这种环境营造出一种宁静而又生机勃勃的氛围。
"牧童兼鸭养,野老叱牛耕。" 这里描绘了两个不同的场景:一个是年轻的牧童在照料鸭子,另一个是年迈的农夫在教诲如何犁地,这两种形象共同构成了乡村生活的和谐画面。
"山暖松花重,园春菜子生。" 这两句诗转向自然景观的描绘,温暖的阳光照耀下,松树上的花朵繁盛,而在家园中,春天的蔬菜开始萌芽,这些都是生命力与生长的象征。
"杖藜斜日里,篱外白云横。" 最后两句则是对时间和空间的一种诗意表达,老人手持拐杖在斜阳下散步,而篱笆之外飘逸的白云都成为这宁静画面中不可或缺的元素。
整首诗通过平实的语言和生动的细节,展现了诗人对田园生活的向往以及对自然美景的深刻感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