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出处:《蔡州任氏阅世堂》
宋 · 苏辙
朱君长桐乡,死食桐乡社。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吏民安君德,君亦爱其下。
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
自知得民深,千岁谁似者。
任君治新息,宽惠洽鳏寡。
强梁顺教诏,桴鼓不鸣野。
三年去复还,园木裁拱把。
居人敬闾巷,禽鸟依屋瓦。
苍然百尺桧,直干任大厦。
相要勿剪伐,令尹昔所舍。
拼音版原文
注释
长:成长、出生。食:享用、祭祀。
社:土地庙,祭祀场所。
舍:居所,此处指令尹的旧居。
宽惠:宽厚仁慈。
鳏寡:丧偶或无夫的老人,寡妇。
桴鼓:木鼓,古代用于召集的工具。
拱把:形容树干粗细,两手合围刚好。
相要:互相约定。
令尹:古时楚国的官名,相当于宰相。
翻译
朱君在桐乡长大,死后魂归桐乡的土地庙。官吏和百姓都安于他的德政,他也爱护他的民众。
他留下遗言在此地安葬,生前死后都不愿分离。
深知自己深得民心,千年之后还有谁能比得上。
他治理新息县,宽容仁慈惠及鳏寡孤独。
强暴的人也服从教化,乡村安宁,无需击鼓示警。
三年后他虽离去,但地方仍在发展,树木已长成粗壮。
居民们在街巷间尊敬他,连鸟儿也栖息在他的屋檐。
那棵苍翠百尺的桧树,笔直的树干能支撑起大屋。
我们约定不要砍伐它,这是令尹昔日的居所。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文学家苏辙所作的《蔡州任氏阅世堂》,通过对朱君在桐乡的德政事迹的描绘,赞扬了他深得民心,治政宽厚,使得地方安宁,连禽鸟都安居其屋瓦。诗中提到的“遗言于斯葬,存没勿相舍”,表达了朱君对死后仍与百姓共处的期望,体现了他的高尚情操。任氏阅世堂可能就是为纪念这样的贤者而建,诗人借此歌颂了朱君的政绩和任氏家族的仁德。整首诗语言质朴,情感真挚,展现了古代官员与民众之间深厚的情感纽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