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
出处:《赵焕文茂才殉节纪四首》
清 · 王恩浩
政策纷更忧变夷,祸胎隐伏有谁知。
横流苦乏扁舟渡,倾厦伤无一木支。
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
诸公衮衮皆胡孔,独让先生大节持。
横流苦乏扁舟渡,倾厦伤无一木支。
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
诸公衮衮皆胡孔,独让先生大节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在政治变革与动荡中,国家与个人命运的复杂交织。诗人以“政策纷更忧变夷”开篇,点明了时代背景下的忧虑与不安,政策的频繁更迭如同海浪般冲击着社会,隐藏的危机难以被察觉。接着,“祸胎隐伏有谁知”进一步强调了危机的潜在性和不可预知性。
“横流苦乏扁舟渡,倾厦伤无一木支”两句,形象地比喻了在动荡的时代中,缺乏能够引领航向的智者或英雄,就像在狂流中寻找渡船,在即将倒塌的大厦下寻找支撑之木一样困难。这反映了诗人对当时社会缺乏领导力和稳定力量的深深忧虑。
“草野犹思周正朔,朝廷已改汉官仪”则对比了民间与官方的态度。尽管朝廷已经改变了原有的制度与礼仪(汉官仪),但在民间(草野)仍怀有对传统秩序的怀念与期待,暗示了社会变革与民众心理之间的矛盾与冲突。
最后,“诸公衮衮皆胡孔,独让先生大节持”表达了对那些在乱世中坚守原则与道德的少数人的敬佩。在众多追逐权力与利益的官员(诸公)中,只有这位先生能够坚持自己的道德操守(大节),展现了高尚的人格魅力。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丰富的比喻和对比手法,深刻揭示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变革中的复杂情感和道德抉择,体现了诗人对时代变迁和个人责任的深沉思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