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风茅屋年年捲,惟有黄花不世情
出处:《赠隐者次毛伯让韵》
元末明初 · 徐贲
归隐柴桑计已成,行歌曳履作商声。
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
西风茅屋年年捲,惟有黄花不世情。
朝廷有诏徵遗逸,刺史无人识姓名。
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
西风茅屋年年捲,惟有黄花不世情。
鉴赏
这首元末明初徐贲的《赠隐者次毛伯让韵》描绘了一位归隐山林的高人形象。首句“归隐柴桑计已成”,表达了隐士对田园生活的坚定决心,柴桑之地象征着远离尘嚣的隐居之所。次句“行歌曳履作商声”则通过行吟和缓步,展现出隐者悠然自得的生活态度,商声暗指其超脱世俗的智慧。
第三句“朝廷有诏徵遗逸”,点出朝廷对隐者的征召,然而“刺史无人识姓名”,暗示了隐者淡泊名利,不为官场所动,连地方官员都不知其真实身份。接下来的两句“山鸟下阶窥饮器,野猿移石置棋枰”,通过生动的自然景象,描绘出隐者与自然和谐共处的场景,生活情趣盎然。
尾联“西风茅屋年年卷,惟有黄花不世情”,以秋风中的茅屋和常开不败的菊花,象征隐者的坚韧与高洁情操,即使岁月更迭,环境艰苦,他依然坚守自我,保持那份不随世俗变迁的情怀。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隐者生活的细致描绘,赞美了隐士的高尚品格和超凡脱俗的生活态度,体现了诗人对隐逸生活的向往和对隐者人格的敬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