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出处:《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
元 · 成廷圭
葑门晓发吴淞船,手把传符津吏前。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云林高士独不见,倚篷四望心茫然。
惊湍叠浪岂作恶,渚花江草仍争妍。
夕阳收港泊陈店,入市买鱼烧荻鞭。
蓉城公子今最贤,赋诗行酒能周旋。
一谈一笑烛欲尽,野戍不闻钟鼓传。
却忆山中小儿女,如此明月应未眠。
五年别家走未已,素发萧萧垂两肩。
小龙江头旧游处,东家西家争招延。
匆匆会散等过鸟,风吹湖水春无边。
云林高士独不见,倚篷四望心茫然。
惊湍叠浪岂作恶,渚花江草仍争妍。
夕阳收港泊陈店,入市买鱼烧荻鞭。
蓉城公子今最贤,赋诗行酒能周旋。
一谈一笑烛欲尽,野戍不闻钟鼓传。
却忆山中小儿女,如此明月应未眠。
鉴赏
这首元代诗人成廷圭的《夜泊陈店舟中写怀兼柬云林高士时张孟肤同舟》描绘了诗人清晨从苏州出发,乘船前往吴淞的情景。他感慨五年离家,白发增添,小龙江头旧游之地,邻里热情相待。相聚匆匆,如同飞鸟般短暂,湖光春色令人心旷神怡,然而高士云林却未能相见,诗人倚篷远眺,心中充满茫然。
接下来,诗人描述了在陈店泊船后的生活,如买鱼烹煮,与蓉城公子张孟肤饮酒赋诗,直到夜深烛光将尽,野外戍楼的钟鼓声也听不到。诗人思念起山中的家人和儿女,想象他们在这样的明月下是否也难以入眠。
整首诗情感丰富,既有对时光流逝的感叹,对故人旧地的怀念,也有对当下生活的惬意和对远方亲人的牵挂,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和旅途中的生活片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