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风挂席下江门,江上维舟晚渡喧
出处:《泊江门》
明 · 成鹫
东风挂席下江门,江上维舟晚渡喧。
日脚乍收云外雨,潮头遥失水边村。
年来浮海心偏远,老去看山眼未昏。
极目沧桑更怀古,崖山回首一销魂。
日脚乍收云外雨,潮头遥失水边村。
年来浮海心偏远,老去看山眼未昏。
极目沧桑更怀古,崖山回首一销魂。
鉴赏
这首明代成鹫的《泊江门》诗,描绘了诗人乘船于江上,傍晚时分停泊江门的情景,通过自然景象的描绘,抒发了诗人对时光流转、世事变迁的感慨。
首联“东风挂席下江门,江上维舟晚渡喧”,开篇即以动态的画面展现,东风吹拂着帆船,缓缓驶向江门,江面上舟船往来,晚渡的喧闹与宁静交织,营造出一幅生动的江面图景。
颔联“日脚乍收云外雨,潮头遥失水边村”,进一步描绘了黄昏时分的景色。太阳的余晖在云层后渐渐隐去,远处传来雨后的清新气息;而潮水退去,远方的村落似乎被潮水吞没,只留下淡淡的轮廓,展现出一种静谧而又略带忧郁的氛围。
颈联“年来浮海心偏远,老去看山眼未昏”,诗人通过自己的经历,表达了对岁月流逝、人生漂泊的感慨。随着年龄的增长,曾经的壮志豪情或许已渐行渐远,但对自然山水的热爱却依然如初,眼睛未曾因年老而失去对美好事物的感知力。
尾联“极目沧桑更怀古,崖山回首一销魂”,最后两句将情感推向高潮。诗人眺望远方,思绪飘回历史的长河中,对过往的岁月和历史人物充满了怀念与感慨。特别是提到“崖山”,这不仅是一个地理名词,更是南宋末年宋军与元军决战之地,象征着民族气节与历史的沉痛记忆,让诗人不禁为之动容,心中涌起难以言喻的情感。
整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象的细腻描绘,以及对个人情感与历史记忆的深刻反思,展现了诗人独特的审美情趣和深邃的思想境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