颢气海上来,莽莽风尘昏
出处:《送谢四之桃源》
清 · 丘逢甲
昔者陶靖节,为文工寓言。
凿空出渔人,飞花满仙村。
遂使啖名者,处处名桃源。
蓬莱古仙岛,清浅生沙痕。
沧桑一转瞬,变迁安足论?变迁犹自可,况复成沉沦?龙伯钓鳌后,三山今无存。
恐君到桃源,已异昔所闻。
租税遍桑麻,丁役及子孙。
桃花斫为薪,渔舟觅无门。
君当废然返,就我同灌园。
送君古渡头,黯然为销魂。
颢气海上来,莽莽风尘昏。
凿空出渔人,飞花满仙村。
遂使啖名者,处处名桃源。
蓬莱古仙岛,清浅生沙痕。
沧桑一转瞬,变迁安足论?变迁犹自可,况复成沉沦?龙伯钓鳌后,三山今无存。
恐君到桃源,已异昔所闻。
租税遍桑麻,丁役及子孙。
桃花斫为薪,渔舟觅无门。
君当废然返,就我同灌园。
送君古渡头,黯然为销魂。
颢气海上来,莽莽风尘昏。
鉴赏
这首诗是清代诗人丘逢甲的《送谢四之桃源(其二)》,通过对陶渊明笔下桃花源的描绘,表达了对理想与现实落差的感慨。诗中首先提及陶渊明以寓言写《桃花源记》,创造出一个仙境般的渔人世界,然而现实中的桃源却已不再是清静之地,渔人生活艰辛,田园不再宁静,取而代之的是租税和劳役的重压。桃花被砍伐,渔舟难寻,与陶渊明笔下的理想形成鲜明对比。
诗人劝告友人谢四,面对这样的变迁,应明智地返回,一同过上简朴的田园生活。在古渡头送别时,诗人情绪低落,感叹世事沧桑,眼前景象昏暗。整首诗寓言性强,既有对历史的反思,也寄寓了对社会现实的忧虑,体现了丘逢甲深厚的文学功底和敏锐的社会观察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