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出处:《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 其一》
唐 · 刘禹锡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注释
几岁:早年。悲:悲伤。
南国:南方。
今朝:今日。
归心:回归的决心。
渡江:渡过长江。
病体:身体有病。
秋轻:病情减轻。
海阔:大海辽阔。
石门:石门。
小:显得微小。
城高:城墙高耸。
粉堞:白色的女墙。
金山:金山。
旧游寺:旧游寺庙。
过岸:走过岸边。
钟声:钟鸣声。
翻译
早年时就为南方的离别而悲伤,今日又要北上远行。满怀着回归的决心,即使身体有病也能勇敢渡过长江,秋天的到来似乎让病情减轻。
大海辽阔,石门显得微小,城墙高耸,白色的女墙格外分明。
回忆起曾在金山的旧游寺庙,走过岸边,倾听悠扬的钟声。
鉴赏
这首诗是唐代诗人刘禹锡的作品,名为《罢郡姑苏北归渡杨子津(其一)》。从诗中可以看出诗人内心的忧伤与对故土的怀念。
“几岁悲南国,今朝赋北征。” 这两句表达了诗人对于曾经所在之地的不舍和哀愁,同时也透露出一种无奈的情绪。诗人的心情随着时间的流逝而变得更加沉重,而“今朝”则指代当前的时刻,诗人不得不踏上北归的征途。
“归心渡江勇,病体得秋轻。” 这两句则描写了诗人在归乡路上的坚强与对身体状况的感受。尽管身体因为疾病而虚弱,但随着秋季气候的转凉,诗人的身体状况似乎有所好转。
“海阔石门小,城高粉堞明。” 这两句生动地描绘了诗人眼前壮观的景象。广阔的大海与坚固的城墙构成了一个宏伟而又宁静的画面,其中“石门”可能指的是某个特定的地理标志,而“粉堞明”则形容城墙在阳光下的清晰轮廓。
“金山旧游寺,过岸听钟声。” 最后两句则表达了诗人对往昔游历之地的怀念,以及当下所处环境的声音感受。金山(可能是指江苏镇江的金山)上的古寺,承载着诗人的旧梦,而渡过河岸之后,诗人似乎听到了一种超脱世俗的钟声,这也许是他内心渴望安宁的一种象征。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观的描绘和个人情感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复杂的情感世界以及他对于归乡路上所见所感的深刻反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