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全文

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

出处:《送黄学师之崖州
明 · 吴捷
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
琼海宗风归叔度,岭南文学羡番禺。
一盘苜蓿留青署,十载寒毡割郡符。
此去莫嫌方外僻,天涯有路到天衢。

鉴赏

这首明代吴捷所作的《送黄学师之崖州》诗,以送别为题,寓含深沉的情感与哲理。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对比手法,展现了对友人远行的关切与祝福。

首联“珠崖今复见苏湖,五指排空接帝都。”以珠崖与苏湖相对比,珠崖是海南岛的古称,苏湖则泛指江南地区,这里通过空间距离的对比,暗示了友人即将前往的崖州与中原文化的距离。五指山的排空而立,象征着崖州的地理特征,同时与“接帝都”形成鲜明对比,突出了崖州的偏远与神秘。

颔联“琼海宗风归叔度,岭南文学羡番禺。”将友人的归处与古代文化名士相联系,叔度即东汉名士孔融,以“琼海宗风”形容崖州的文化氛围;“岭南文学羡番禺”则是借番禺(广州)的文学盛名,表达了对友人能在此地留下文采的期待与敬仰。

颈联“一盘苜蓿留青署,十载寒毡割郡符。”通过具体的饮食与官职符号,描绘了友人在崖州的生活状态。一盘苜蓿象征简朴的生活,青署代表官署,寒毡则暗示了友人可能面临的艰苦环境。然而,“割郡符”这一动作,既表现了友人对官职的割舍,也暗含了对友人勇于面对挑战、不畏艰难的精神赞扬。

尾联“此去莫嫌方外僻,天涯有路到天衢。”是对友人的鼓励与祝福。方外僻地,虽远离繁华,但仍有通向天边的道路,寓意无论身处何地,都有追求理想与光明的可能。这不仅是对友人旅途的关怀,也是对其精神境界的肯定与期许。

整体而言,这首诗情感真挚,意境深远,不仅表达了对友人的深厚情谊,也蕴含了对远方未知世界的探索与向往,以及对坚韧不拔、勇于追求的精神的颂扬。

诗句欣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