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出处:《出疆次副使淮阴舟行》
宋 · 王之望
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
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憔悴。
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
依樯闻喜鹊,酌斝烹鲜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
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
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
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
君遭功名迫,我堪閒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
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
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憔悴。
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
依樯闻喜鹊,酌斝烹鲜鳜。
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
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
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
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
高情独无戚,慧眼不留翳。
岂惟诗酒豪,抑亦文武备。
开馆昔登瀛,奉车元起沛。
君遭功名迫,我堪閒散置。
他年洛下吟,忆君徒拥鼻。
注释
慕:向往, 渴望。攘袂:挥袖表示哀痛或愤怒。
輶轩:轻便的车子。
魏阙:古代宫门外的高台,代指朝廷。
憔悴:形容人或物因困苦而面容枯瘦。
椎凌:形容水势汹涌。
斝:古代盛酒的器皿。
昌黎:指韩愈,唐代文学家。
定远:指李靖,唐代名将。
高情:高尚的情感。
慧眼:聪明、有洞察力的眼睛。
开馆:开设学馆讲学。
奉车:古代官职,负责皇帝车马。
洛下:洛阳,古都之一。
翻译
年轻时渴望报效国家,年老时却只能叹息乘车疾驰,频频回首京城的方向
两淮地区饱受战乱,万物凋零
乌云密布,雪花飞舞,狂风卷起巨浪
航道艰难,夜晚也停不下的船桨
靠在船樯上听喜鹊叫,举杯烹煮鲜美的鳜鱼
出塞不再复古,过河如今顺畅
共同坚守信念,同舟共济,心意无异
奋不顾身为君担忧,为国家大业忘却私利
韩愈离开家乡,李靖晚年思念妹妹
高尚的情操无人能及,明辨是非的眼眸清澈
不仅是诗酒之豪,更是文武兼备
昔日曾登瀛洲讲学,如今从沛地起家
你被功名所迫,我则适合闲适生活
未来在洛阳吟咏,忆你只能空自感慨
鉴赏
这首诗是北宋时期的文学家王之望所作,名为《出疆次副使淮阴舟行》。从内容来看,这是一首表达边塞将士忠诚、忧国忧民和个人英雄主义情怀的诗篇。
首句“丁年慕请缨,白首翻攘袂”描绘了老将军在战场上求战的英勇姿态,以及他们白发飘扬,依旧奋不顾身地投入战斗的情景。"輶轩遽凭轼,魏阙频回睇"则是对边塞车马劳顿、烽火连天的战争景象的描写。
接下来的“两淮经战争,万物皆憔悴”表明了战争带来的破坏和生灵涂炭的悲惨景象。而“云繁雪霰舞,风猛波涛沸”则是对自然环境的刻画,通过天气的恶劣来强调战事的艰难。
"椎凌仅通航,鼓夜无停枻"显示了战争中的紧张和连续不断的战斗状态。"依樯闻喜鹊,酌斝烹鲜鳜"则是一幅军中宴饮、庆祝胜利的场景。
然而,诗人并没有忘记远方的亲人和故土,“出塞那复古,涉川今已利”表达了对往昔岁月的怀念以及目前战事顺利的情绪。"一节谁与持,同舟心靡异"则是对战友之间情谊深厚而又各有所思的描述。
诗人接着表达了自己“奋身徇主忧,图国忘私计”的忠诚和牺牲精神。最后,“昌黎去怀妾,定远老思妹”则是对故乡和亲人的深切思念,以及个人英雄情结的展现。
整首诗通过对战争场面、自然景象、个人的情感世界等多方面的描绘,塑造了一个忠诚勇敢、忧国忧民且有着深厚情感的边塞将士形象。同时,诗中也流露出了一种个人英雄主义的情怀,即便是在艰苦卓绝的战争环境下,也不忘记故土亲人和个人的情感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