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出处:《恭次家大人初抵海陵官舍元韵 其三》
宋 · 孙应时
风饕雪虐苦侵陵,已免寒舟问水程。
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饥色,官冷何妨远市声。
且办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
苇屋虚檐交夜气,边城疏鼓逗天明。
囊空尚可充饥色,官冷何妨远市声。
且办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
注释
风饕雪虐:形容风雪猛烈。侵陵:侵扰、侵犯。
寒舟:寒冷的船。
水程:水路行程。
苇屋:用芦苇建造的小屋。
虚檐:空荡的屋檐。
交夜气:交织着夜晚的寒气。
边城:靠近边境的城市。
疏鼓:稀疏的鼓声。
逗天明:引领着黎明的到来。
囊空:口袋空空。
饥色:饥饿的面色。
官冷:官职清冷。
远市声:远处的市集声音。
新篘:新酿的酒。
一笑:欢笑。
竹君:竹子,这里借指竹制的酒杯。
梅兄:梅花,这里可能象征着友人或高洁的品格。
翻译
狂风大雪肆意侵袭,寒冷的船只艰难地询问着航程。芦苇小屋的空檐下夜晚的气息交织,边城的稀疏鼓声引向黎明。
口袋虽空,食物匮乏,但饥饿的脸色仍可见,官职冷清,远处的市井之声也无妨。
姑且准备新酿的酒,只为一笑,与竹子的清香相对,如同与梅花兄长共饮。
鉴赏
此诗描绘的是诗人在严寒天气中抵达海陵官舍的情景。首句"风饕雪虐苦侵陵",形容的是狂风怒吼、雪花纷飞,天气异常凛冽,让人感到极度的寒冷和痛苦。"已免寒舟问水程"则表明诗人已经避开了寒冷的船只,询问着前行的路程。
接着"苇屋虚檐交夜气",写的是在茅草屋檐下与夜晚的寒气相遇,环境的荒凉和孤寂。"边城疏鼓逗天明"则是边城中的军鼓声此起彼伏,似乎是在等待着天亮。
"囊空尚可充饥色"一句,诗人虽囊中空无一物,但依旧保持着乐观的态度,认为即使空囊也能勉强填饱肚子。"官冷何妨远市声"则是说虽然官府的气氛冷清,但这并不会阻碍远处市场的声音传来。
最后两句"且办新篘供一笑,竹君清绝对梅兄",诗人似乎是在安慰自己,尽管周围环境艰苦,但仍旧能够找到一些乐趣。这里的“竹君”指的是竹制品,而“梅兄”则可能是诗人朋友之称,或许是指那坚韧不拔的梅花。
总体而言,此诗通过对严寒天气和边塞生活的描写,展现了诗人在艰苦环境中仍旧保持着乐观态度和对生活细节的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