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
出处:《和庭诲苦雨不出》
宋 · 黄庭坚
端居广文舍,暑服似纯绵。
绿竹尘蒙合,红榴日炙蔫。
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
莫借角巾垫,勤来坐马鞯。
绿竹尘蒙合,红榴日炙蔫。
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
莫借角巾垫,勤来坐马鞯。
拼音版原文
注释
端居:闲居。广文舍:广文馆。
暑服:夏季衣裳。
纯绵:纯棉质地。
绿竹:翠竹。
尘蒙:被尘土覆盖。
红榴:红石榴。
日炙蔫:被烈日晒蔫。
披襟:打开衣襟。
风入幌:清风穿过帷幔。
洒面雨:连续不断的雨水。
连天:无间断。
角巾:古代头巾。
垫:垫坐。
坐马鞯:坐在马鞍上。
翻译
闲居在广文馆中,夏日衣裳仿佛纯棉一般轻盈。翠竹被尘土覆盖,红石榴也被烈日晒得蔫了。
打开衣襟,清风穿过帷幔,雨水连续不断地下着。
不要借用角巾垫坐,要勤快地坐在马鞍上。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黄庭坚的《和庭诲苦雨不出》,描绘了作者在广文舍中独处的情景。首句“端居广文舍”点明地点,"暑服似纯绵"暗示了夏季炎热,穿着纯棉衣物仍感闷热。接下来两句“绿竹尘蒙合,红榴日炙蔫”通过描绘绿竹被尘土覆盖、红石榴因烈日而萎缩的景象,形象地刻画出雨季的湿闷和阳光的强烈。
“披襟风入幌,洒面雨连天”进一步渲染环境,凉风吹动着帷幔,雨水连绵不断,仿佛无休止。最后两句“莫借角巾垫,勤来坐马鞯”表达了诗人对友人庭诲的劝慰,建议他不必过于苦闷,可以偶尔走出户外,坐在垫有马鞍的座位上,享受一下难得的清凉。
整首诗以细腻的笔触描绘了夏日苦雨中的生活场景,流露出诗人对自然环境的观察和对生活的体悟,以及对朋友的关怀与安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