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全文

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出处:《病中作 其四
宋 · 杨时
古椿朝菌已忘年,贫病宁须更问天
石弹不妨随物化,自求鸮炙自应便。

注释

古椿:形容长寿的古树。
朝菌:早晨出生,傍晚死亡的菌类,比喻寿命短。
忘年:忘记岁月。
贫病:贫穷和疾病。
宁须:何必需要。
更问天:再向天求助。
石弹:比喻无用或无法改变的事物。
随物化:顺应自然变化而消亡。
自求:自己寻找。
鸮炙:烤鸮肉,古代穷困时的食物。
自应便:自然就合适,自然而然。

翻译

古老的椿树下,朝生暮死的菌类早已忘记岁月的流转。
贫困疾病中,又何必再去询问苍天的安排。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杨时的《病中作(其四)》。从这段文字可以看出,诗人在写作时正处于身体不适、贫病交加的困境之中。开篇“古椿朝菌已忘年”表达了诗人对岁月流逝的无奈和淡然,“古椿”指的是古老的椿树,“朝菌”则是早晨的蘑菇,这两物象征着时间的流逝,而“已忘年”则显示出一种超脱世俗的态度,仿佛诗人已经不再在意年华的流失。

接着,“贫病宁须更问天”反映了诗人的困顿与无奈。这里,“贫病”二字直接描绘了诗人当时的窘境,而“宁须更问天”则表达了一种对命运的质疑和不甘心的态度,似乎在询问上苍为何给予他如此多的磨难。

第三句“石弹不妨随物化”中,“石弹”是指自然界中的石头滚落,其“随物化”则可能暗示诗人对自然规律的顺应和接受,同时也可能是对自己处境的一种超然态度,仿佛在说无论遭遇什么,都要像自然界中事物那样去适应和融入。

最后,“自求鸮炙自应便”中的“鸮炙”,即烤制鸟肉之意,这里可能是诗人表达一种简单的生活愿望,即使在贫病交加的情况下,也能得到一些基本的温饱。在这句中,“自求”意味着自己努力去追求,而“自应便”则显示了一种顺其自然,尽力而为后随遇而安的哲学。

总体来看,这首诗通过对自然界的观察和内心世界的抒发,展现了诗人在困境中保持的超然态度和对生活基本需求的渴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