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出处:《送客之江宁》
唐 · 韩翃
春流送客不应赊,南入徐州见柳花。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
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春流:即春天的水流。赊:延缓。
徐州:此指古南徐州,与江宁同属润州。
朱雀桥:横跨秦淮河上,东晋时王导谢安等豪门巨宅多在其附近。
淮水:水名,其纵贯今南京市部分称秦淮河。
乌衣巷:在今南京市秦淮河南。
东晋时王谢等望族亦居此。
王家:即王导家。
闾:原指里巷里的门,此处代指城市。
井:田地,此处代指乡下。
石头城:古城名,故城在今南京市清凉山。
六朝时为建康军事重镇。
瓦棺寺:亦名瓦官寺,在故金陵凤凰台。
寺有瓦官阁,高二十五丈。
吴士:江宁古属吴国,故称当地读书人为吴士。
风流:即洒脱放逸,风雅潇洒。
此:一作“北”。
羊酪:用羊乳制成的一种食品。
莼羹:用莼菜烹制的羹。
定却人:一作“味可人”。
翻译
春江流水,你载着友人的小舟远去赴任,你不要迟滞;友人你乘舟南下,途经徐州,你可观赏到那里漫天飞扬的柳絮。江宁城中,朱雀桥畔,你可以静看那千年流淌的秦淮河水;悠悠乌衣巷中,你可以探访旧时王谢大家。
城里乡下皆无多少事,老百姓安居乐业,一片悠闲;打开门窗,就可看见对面苍翠的青山。
江宁城中,朝霞红艳满天;瓦棺寺旁,江上燕子双飞,一派恬然。
吴地才子,风流倜傥,平易近人,与之相遇,自是高谈阔论,相见恨晚,岁月也因之日日变新。
从来北方夸赞羊酪味美,其实江南的莼羹才更加可人。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场春日送别的情景,诗人以淡雅的笔触勾勒出一幅生动的江南水乡图。开篇“春流送客不应赊”便设定了送别的氛围,流水象征着时间的流逝与情感的牵绊,不需多言,已显露出诗人对离别的复杂情感。
“南入徐州见柳花”中的“柳花”不仅是自然景物的描写,更隐喻了春天的到来以及送别时的愁绪。接下来的“朱雀桥边看淮水,乌衣巷里问王家”则展示了诗人细腻的情感表达和对环境的观察,通过具体的地名和人物交织出一幅生动的画面。
“千闾万井无多事,辟户开门向山翠”中,“千闾万井”形容城市街道的繁华,而“无多事”则表达了一种超脱世俗的淡然。诗人在这里展现了自己的情怀和对自然美景的追求。
“楚云朝下石头城,江燕双飞瓦棺寺”中的“楚云”、“石头城”、“江燕”等元素,都让人感到历史的厚重与文化的沉淀。诗人的笔触在这里显得格外沉稳和深远。
“吴士风流甚可亲,相逢嘉赏日应新”则是对友情的赞美,通过对“吴士”的描述,表达了对朋友交游的珍视与期待。
最后,“从来此地夸羊酪,自有莼羹定却人”中,“羊酪”和“莼羹”等古典词汇,不仅增加了诗歌的韵味,也让整个画面变得更加生动。这里所表达的情感是对美好事物的享受和满足,以及一种超然世外的自在。
整首诗通过送别这一主题,展现了诗人对自然、历史和人情的深刻感悟,同时也展示了其高超的艺术造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