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出处:《卖镜》
宋 · 赵孟坚
卖明镜,怕明镜。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
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
拼音版原文
注释
卖:出售。明镜:明亮的镜子。
怕:畏惧。
面瘦:面容消瘦。
两高颧:颧骨高耸。
况复:何况。
星星:形容皱纹密集。
鬓影:鬓角的影子。
世间万事:世间的一切事情。
晦:隐藏,不明显。
不磨:无需打磨。
双鬓:两鬓。
雪婆娑:如雪般斑驳。
翻译
售卖明亮的镜子,却又害怕这镜子。一直以来,我面容消瘦,颧骨高耸,现在皱纹又增添了鬓角的白发。
世间的万事万物都适宜于隐藏,明亮的镜子何必如此清晰地映照。
既然明亮的镜子只会映出衰老,不如卖掉它,任由两鬓如雪般斑驳。
鉴赏
这首宋代诗人赵孟坚的《卖镜》是一首寓言诗,通过镜子的象征,表达了诗人对世事的看法和人生哲学。首句“卖明镜,怕明镜”以奇特的方式开篇,暗示了诗人对洞察世事的忧虑,镜子虽能照见真相,但有时却让人看清自己的衰老与不足。
接下来的诗句“从来面瘦两高颧,况复星星添鬓影”,描绘了诗人自身的形象,暗示岁月无情,增添了皱纹和白发,使他更加意识到人生的短暂和无常。
“世间万事只宜晦,明镜何须炯相对”进一步深化主题,表达出诗人认为世间纷扰,不如保持糊涂,不必过于清晰地看到一切,这样可以避免过多的痛苦和困扰。
最后两句“镜明卖却昏不磨,从教双鬓雪婆娑”,诗人决定卖掉明亮的镜子,宁愿保留模糊不清的状态,任由白发斑驳,表现出一种超脱世俗、淡泊名利的人生态度。
总的来说,这首诗以镜喻人,寓言深刻,反映了诗人对世事的看破和对生活的淡然态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