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
清 · 邵柄吉
五十年前翰墨林,风流销歇忆人琴。
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
早诵清芬争继志,难寻旧雨暗惊心。
荒亭岑寂私惆怅,野鸟无情送好音。
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
早诵清芬争继志,难寻旧雨暗惊心。
荒亭岑寂私惆怅,野鸟无情送好音。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诗人对往昔美好时光的追忆与感慨。首联“五十年前翰墨林,风流销歇忆人琴”中,“翰墨林”象征着文人雅士聚集之地,而“风流销歇”则表达了时光流逝、繁华不再的哀愁。“人琴”典故出自《世说新语》,比喻知音难觅,情感深沉。
颔联“井梧瑟瑟催秋老,池草萋萋积水深”通过自然景象的变化,暗示时间的流逝和环境的变迁。瑟瑟的梧桐叶声、茂盛的池边野草以及深邃的积水,共同营造出一种萧瑟、静谧的氛围,寓含着岁月的无情与自然的永恒对比。
颈联“早诵清芬争继志,难寻旧雨暗惊心”转而表达对先贤精神的追慕与传承之难。诗人回忆起早年诵读先贤遗作时的清雅之气,渴望继承他们的志向,但面对世事沧桑,难以找到昔日的知音,内心感到深深的失落与惊悸。
尾联“荒亭岑寂私惆怅,野鸟无情送好音”以荒凉的亭台、寂静的环境和无知的野鸟形成对比,进一步强化了诗人内心的孤独与无奈。尽管外界充满了喧嚣与生机,但对于诗人来说,这一切都显得无足轻重,只有内心的惆怅与遗憾无法消散。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自然景色的描绘和情感的细腻抒发,展现了诗人对过往美好时光的怀念、对时光流逝的感慨以及对知音难遇的深深忧虑。语言凝练,情感真挚,富有哲理意味,是清代文人情感世界的一个缩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