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全文

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

出处:《修武怀古二首
明 · 薛瑄
春过宁邑马行迟,揽辔东风眺望时。
淬剑池留中散迹,承恩镇驻武王师。
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
七世同居良亦少,至今人咏义夫诗。

鉴赏

这首诗是明代诗人薛瑄所作的《修武怀古二首》中的第一首,以修武为背景,描绘了对历史遗迹的追思与感慨。诗中运用了丰富的意象和典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英雄事迹的敬仰以及对社会风气的反思。

首句“春过宁邑马行迟”,描绘了春天时节,诗人骑马经过宁静的城镇,马行缓慢,暗示了诗人内心的沉思与怀旧之情。接着,“揽辔东风眺望时”一句,通过动作描写,进一步渲染了诗人面对自然美景时的悠然自得与深邃思考。

“淬剑池留中散迹,承恩镇驻武王师”两句,分别引用了“中散”(指嵇康)和“武王师”(指周武王的军队)的典故,表达了对古代文人风骨和军事伟业的怀念。淬剑池象征着嵇康的不屈精神,而武王师则代表了古代战争的辉煌。

“刘伶醒酒台犹在,汉献封公冢谩遗”两句,通过刘伶的醒酒台和汉献帝封公的墓冢,展现了历史人物的生活痕迹,同时也暗含了对古人生活情趣与功名利禄的不同态度的对比。

最后,“七世同居良亦少,至今人咏义夫诗”两句,将话题转向社会伦理道德,指出在古代虽有“七世同居”的美谈,但在现代社会却难寻其踪迹,表达了对传统美德逐渐流失的忧虑,并以“义夫诗”来寄托对理想人格的向往与追求。

整首诗通过细腻的描绘和丰富的历史典故,不仅展现了诗人对古代文化的深厚情感,也反映了他对社会现实的深刻思考,体现了中国古典诗歌中“借古讽今”的艺术特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