巧据东西面势雄,兹亭壮观一园中
出处:《题子正观察溪风亭二首 其一》
宋 · 綦崇礼
巧据东西面势雄,兹亭壮观一园中。
淙淙鸣窦过流水,拂拂虚檐来远风。
好解尘缨濯清泚,聊披醉衽望穹窿。
泠然便欲乘风去,汗漫相期孰与同。
淙淙鸣窦过流水,拂拂虚檐来远风。
好解尘缨濯清泚,聊披醉衽望穹窿。
泠然便欲乘风去,汗漫相期孰与同。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一座亭子在园林中的壮观景象,通过细腻的笔触展现了亭子周围环境的生动与和谐。首先,“巧据东西面势雄”一句,巧妙地将亭子的位置优势与雄伟气势结合,暗示了亭子在园林布局中的重要地位。接着,“兹亭壮观一园中”直接点明了亭子的壮观之美,强调其在园林中的独特魅力。
“淙淙鸣窦过流水,拂拂虚檐来远风”两句,运用拟声词“淙淙”和“拂拂”,生动地描绘了水声和微风的自然之音,营造出一种宁静而清新的氛围。同时,通过“窦”(泉水出口)和“虚檐”(空旷的屋檐),进一步丰富了画面的层次感,使读者仿佛置身于亭中,亲身体验这份宁静与自然之美。
“好解尘缨濯清泚,聊披醉衽望穹窿”则表达了诗人对清泉的向往和对自然的亲近之情。“尘缨”象征着世俗的束缚,而“濯清泚”则是对心灵净化的渴望;“醉衽”则以酒醉的状态比喻心灵的放松与自由,而“望穹窿”则指向了对广阔天空的仰望,寓意着追求精神的高远与自由。
最后,“泠然便欲乘风去,汗漫相期孰与同”两句,表达了诗人想要超越现实、追求精神自由的愿望。通过“泠然”(形容轻快、自在)和“乘风去”(借指超脱世俗),以及“汗漫相期”(期待与志同道合者共赴远方),展现了诗人对理想境界的向往和对精神自由的追求。
整体而言,这首诗通过对亭子及其周边环境的描绘,以及诗人内心情感的抒发,展现了宋代文人对于自然美景的欣赏与对精神自由的向往,体现了宋代诗歌中常见的自然与人文相结合的美学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