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传能孝似参骞,儒行公才两克全
出处:《邝侍郎父挽诗》
明 · 杨士奇
人传能孝似参骞,儒行公才两克全。
三邑曾承博士教,庶民长诵大夫贤。
青山墓道松楸冷,锦诰褒词日月悬。
况有显扬千岁托,中台五采凤毛鲜。
三邑曾承博士教,庶民长诵大夫贤。
青山墓道松楸冷,锦诰褒词日月悬。
况有显扬千岁托,中台五采凤毛鲜。
鉴赏
这首挽诗《邝侍郎父挽诗》由明代诗人杨士奇所作,是对邝侍郎父亲的颂扬。诗中以高度赞扬的笔触,描绘了邝侍郎父亲的高尚品德与卓越才能。
首句“人传能孝似参骞”,开篇即赞美其孝顺父母,如同古代孝子参骞一般,孝行卓著。接着“儒行公才两克全”一句,进一步强调其不仅在儒家道德上表现得淋漓尽致,同时在公共事务中也展现出非凡的才能,两方面都达到了极高的成就。
“三邑曾承博士教,庶民长诵大夫贤”两句,通过回忆邝侍郎父亲在三邑时接受博士教育的经历,以及他作为大夫的贤德被百姓长久传颂,展现了其深远的影响和广泛的认可。
“青山墓道松楸冷,锦诰褒词日月悬”描绘了邝侍郎父亲去世后,墓道旁青山环绕,松楸树下显得格外宁静肃穆的场景,而朝廷追赠的褒奖之词如同日月般高悬,彰显了其生前的荣耀与贡献。
最后,“况有显扬千岁托,中台五采凤毛鲜”表达了对邝侍郎父亲的崇高敬意,认为他的美德将被永远铭记,并且比喻其家族如同中台(古代官署名)中的五彩凤凰羽毛一样,光彩夺目,预示着家族的繁荣昌盛与世代传承的美好愿景。
整首诗通过对邝侍郎父亲一生事迹的回顾与赞美,既体现了对逝者的深切哀思,又表达了对其高尚品德与卓越功绩的高度评价,是一首充满深情与敬意的挽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