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虺弗摧蛇又放,争教海水不流红
出处:《感事漫兴 其二》
清末民国初 · 陈肇兴
黄符岁岁下瀛东,万里烽烟信息通。
民为徵兵多聚铁,官因省事讳修戎。
妖谋诡秘三更里,贼势绵延七载中。
为虺弗摧蛇又放,争教海水不流红。
民为徵兵多聚铁,官因省事讳修戎。
妖谋诡秘三更里,贼势绵延七载中。
为虺弗摧蛇又放,争教海水不流红。
鉴赏
这首诗《感事漫兴(其二)》是清代末年至近代初的诗人陈肇兴所作,表达了对时局动荡、战乱频仍的忧虑与感慨。首句“黄符岁岁下瀛东”暗示了朝廷年年颁发征召令,指向东方边疆,烽烟四起,通信传递着战事的消息。第二句“万里烽烟信息通”进一步描绘了战争的广袤和频繁。
第三句“民为徵兵多聚铁”,反映了民间为了抵御外敌,百姓纷纷收集铁器,准备武器,显示出民众的团结与无奈。第四句“官因省事讳修戎”则揭示了官府可能因为不愿增加军备而选择避而不谈,这种消极态度加剧了危机。
接下来,“妖谋诡秘三更里”暗指敌人的阴谋诡计在夜晚悄然进行,而“贼势绵延七载中”则强调了战乱持续时间之长。最后两句“为虺弗摧蛇又放,争教海水不流红”以生动的比喻,表达了诗人对于未能及时打击敌人,导致形势恶化,甚至让鲜血染红海面的深深忧虑。
整体来看,这首诗通过细致入微的描绘和强烈的象征,展现了清朝末年社会动荡不安的局势,以及诗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关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