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来廊庙多西帅,出相谁言只在东
出处:《送丘宗卿帅蜀三首 其一》
宋 · 杨万里
人似隆中汉卧龙,韵如江左晋诸公。
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近来廊庙多西帅,出相谁言只在东。
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近来廊庙多西帅,出相谁言只在东。
注释
隆中:诸葛亮隐居之地,象征高人隐居之处。汉卧龙:诸葛亮的别称,比喻有大才之人。
江左:江东,古代中国地理区域,这里指代文化名流聚集地。
晋诸公:指晋代的名士,这里借指有才华的文人。
牙旗:古代军队的旗帜,象征权力和指挥。
玉垒:山名,在四川,此处象征重要战略位置。
宿雾:浓重的雾气,形容环境迷茫。
雪山:可能指四川的雪山,象征高远和威严。
廊庙:朝廷,宫殿。
西帅:西部的将领,暗示军事实力分布。
出相:出任宰相,指政治上的高位。
只在东:原意为仅限于东部,这里反问是否局限于东部。
翻译
人如诸葛亮般才智超群,风度如同江东的晋代名士。身处四川,犹如全国的中心,麾下军队如同长江中的羽扇飘扬。
玉垒山的迷雾顿时消散,雪山因秋风吹过而更加雄伟。
近期朝廷多由西部将领执掌,出将入相,何曾局限于东部官员呢?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词人杨万里创作的《送丘宗卿帅蜀三首(其一)》。从内容上看,诗人通过比喻和夸张的手法,盛赞丘宗卿的才能和威望,将他比作汉朝的卧龙、晋代的诸公,形象高大而又生动。
“四川全国牙旗底,万里长江羽扇中。” 这两句诗描绘了丘宗卿即将赴任四川帅职的情景,牙旗和羽扇都是古代武官的仪仗物品,这里用来象征丘宗卿权威的到来。万里长江更是壮丽的背景,突出了丘宗卿将要管理的辽阔疆域。
“玉垒顿清开宿雾,雪山增重起秋风。” 这两句则描绘了丘宗卿到任后景象的改变。玉垒指的是官府或城堡,而宿雾代表着之前可能存在的不清朗或混沌状态;雪山增重则是对自然景观的写实,秋风起时往往带来肃杀之气,这里暗示着丘宗卿到任后将会给四川带来严明和肃正的治理。
“近来廊庙多西帅,出相谁言只在东。” 最后两句诗表达了诗人对丘宗卿能够在西边(四川)建功立业的期望,同时也透露出一丝怀念之情,似乎希望能有像丘宗卿这样的贤才留在东部地区。
总体来说,这首诗语言流畅,意境辽阔,充分展现了诗人对友人的赞赏和对未来美好愿景的寄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