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出处:《送客归湖南》
唐 · 杨凝
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
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
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
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
拼音版原文
注释
湖南:指湖南省。尽:消失,褪去。
潭州:古地名,今长沙。
雨散:雨后散去。
云飞:云彩飘动。
情来:情感涌来。
泪迸:泪水涌出。
萧条:荒凉,冷清。
缘湘篁竹:沿着湘江边的竹林。
翻译
湖南的树木颜色都已消退,清晰可见潭州的轮廓。雨后的离别格外凄凉,云儿飘荡不知将去何方。
情感涌来仿佛醉酒,泪水却无法成线流淌。
走在荒凉的小路上,只因湘江边的竹林让我满怀忧愁。
鉴赏
这首诗描绘了送别时的情景,通过对自然景物的描写,表达了离别时的愁绪和不舍。"湖南树色尽,了了辨潭州"两句,设定了送别的地点是在湖南省城(古称潭州)附近,当秋天林叶变色之际,景物凄凉,正好与离别的情感相呼应。
"雨散今为别,云飞何处游",这里借雨和云的行踪,隐喻朋友各自分散,无常的聚会。雨水散去,象征着友情的消逝;云彩飘逸,不知所终,反映出离别后的无奈与迷茫。
"情来偏似醉,泪迸不成流"表达了诗人内心的复杂情感。"情来"意味着离别之际感情泛起,而"偏似醉"则形容这种感情如同醉酒般难以自持;"泪迸不成流"更是深化了这种感情,泪水涌出却又忍住没有流下,是对内心哀伤的精准描绘。
最后两句"那向萧条路,缘湘篁竹愁"则是诗人在送别之后,独自行走于萧瑟的道路上,对着湖南的竹林发愁。"那向"表达了无奈和不舍,"缘湘"指的是沿着湘江一带,而"篁竹"则是对特定地域自然景物的描写;"愁"字,则是全诗的情感总结。
整首诗通过对湖南秋色、雨散云飞等自然景象的联想,抒发了离别之情,展现了唐代文人特有的意境和情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