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国学网>诗词大全>诗句大全>孤山山下小斜桥,客魂曾共暗香飘全文
孤山山下小斜桥,客魂曾共暗香飘
五年不踏西湖路,想见黄昏清浅处。
如今憔悴古江干,岂有幽芳伴倚栏。
腊尽雪残春不至,坐令愁里眼长寒。
霜棱未贷千林槁,门外风饕人欲倒。
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

注释

孤山:杭州西湖的一座名山。
小斜桥:一条小桥。
客魂:游子的心境。
五年:很长时间。
西湖路:西湖的道路。
黄昏清浅处:黄昏时分的湖面。
憔悴:形容人面容瘦弱、精神疲惫。
古江干:古老的江边。
幽芳:清幽的花香。
腊尽:冬至后,腊月将尽。
春不至:春天没有到来。
眼长寒:眼神充满寒意。
霜棱:霜冻的树干。
千林槁:大片的枯木。
门外风饕:门外狂风。
人欲倒:人几乎被风吹倒。
斟酌:犹豫、考虑。
芳心:美好的情感。
怯寒:害怕寒冷。
无情:冷漠的人或事。
恼:使烦恼。

翻译

在孤山山脚下的小斜桥边,我曾经与那暗香共度游子之情。
五年没有踏上西湖的道路,想象中黄昏时分的湖面应是清澈宁静。
如今我憔悴地守在江边,哪里还有幽香陪伴我凭栏远眺呢。
冬去春未来,残雪依旧,使我愁苦满怀,眼神也因忧郁而寒冷。
严霜侵蚀树木,满林枯黄,门外狂风肆虐,仿佛要将人吹倒。
我在寒意中斟酌着心中的情感,却感受到无情的冷漠让我更加困扰。

鉴赏

这首诗是宋代诗人范成大的作品,题为《次韵子文探梅·水西春已深犹未开》。诗中描绘了诗人对西湖孤山梅花的深深思念和感慨。首句“孤山山下小斜桥”点明了梅花所在之地,"客魂曾共暗香飘"表达了诗人与梅花共度的美好时光。接下来的诗句“五年不踏西湖路,想见黄昏清浅处”,诗人回忆过去五年未能重游西湖,想象梅花在黄昏时分的清浅之处独自开放。

诗人感叹自己“如今憔悴古江干”,暗示了生活的艰辛和岁月的流逝,而“岂有幽芳伴倚栏”则表达了对梅花无人欣赏的同情,以及自己的孤独之情。随着季节变迁,“腊尽雪残春不至”,诗人内心充满愁绪,眼中似乎也感受到了寒冷。

最后两句“霜棱未贷千林槁,门外风饕人欲倒”,描绘了严冬的景象,诗人的心境如同霜冻的树木般枯槁,门外的狂风更让人感到摇摇欲坠。诗人借景抒情,感慨“斟酌芳心正怯寒,有情真被无情恼”,表达了对梅花命运的忧虑,以及对自己无法给予梅花温暖的无奈。

整首诗情感深沉,通过对西湖梅花的描绘,寓言了诗人的人生际遇和对美好事物的怀念,展现了诗人细腻的情感世界。